建置百二十余年,跟许多千年古城相比,青岛仍然算是个年轻的城市,但是却不乏历史的沧桑。在没有并入李沧区以前,沧口区在青岛是个荣耀的存在,即使现在,沧口作为地理名词,依然特立独行着,与李村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去过青岛的人,都说青岛是个美人,360度无死角的那种。有人迷恋市南区的婀娜风情,有人喜欢市北区的宜室宜家,有人赞叹黄岛区是后起之秀,如果说那些繁华与美好是漂亮女孩精心装扮的美颜照,那沧口才是她睡眼惺忪的素颜模样。
近日,记者从李沧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指挥部了解到,位于永宁路小学南侧的升平路59号地块和临汾路160号(下街地块)停车场项目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两处停车场投入使用后,将为周边居民提供270多个泊位。“开车十分钟,停车半小时”一直是很多老城区居民的烦恼。
三盛楼,估计总会勾起许多老沧口说不尽的话题。说起三盛楼,很多读者会提起它曾是岛城三大餐饮名楼之一。作为民间及网络上老青岛延续的叫法,上世纪三十年代,春和楼、顺兴楼、聚福楼被并称为岛城餐饮业三大名楼,因为当时青岛曾评出十一家一等菜馆,三大名楼也是位列前列的几家,但不论是一等菜馆还是二等菜馆的名册中,其中并没有三盛楼的名字。
1994年4月2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沧口区,设立李沧区。沧口区,已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段历史、一段文化,一段时光记忆,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那些曾经的印迹,已深深烙印在人们心里...
青岛,一座红瓦绿树间藏着岁月柔情的城市,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青岛市委网信办联合青岛新闻网精心策划推出“芳华:老照片里的青岛故事”系列图文产品,通过十组珍贵影像,穿越时空长廊,共同感受这座城市的脉动与变迁。
大众网记者 刘宇昕 青岛报道11月20日上午,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联合李沧区怡顺社区共同开展“车厢故事传温暖 道德榜样在行动”主题活动。活动中,青岛市文明市民倪绍峰、王迪俊等人变身时光导游,为社区老人打造了一部“老沧口”主题车,开启了一段时光之旅。
原来的青岛市人民医院坐落在安徽路,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海泊桥,第三人民医院在沧口振华路,第四人民医院在楼山后,第五人民医院的命名其中有段插曲,文化革命前,青岛市卫生局就已经研究医院的排名事,由于运动被耽搁下来。
1994年4月2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青岛市市区行政区划的批复》,撤销沧口区,设立李沧区。对于老青岛人来说,沧口区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段历史、一段文化,一段时光记忆,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那些曾经的记忆,已深深烙印在人们心里...
1984年,青岛市政府实施《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并根据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市区十处山头的规划建设意见》,开辟10处山头建设为休闲公园,分别为:青岛山、信号山、观象山、观海山、太平山、贮水山、嘉定山、北岭山、楼山、烟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