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论是原子弹的模拟分析、研究设计,还是氢弹的设计原理、技术途径,邓稼先都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汗水,可以说,他是“两弹”走向成型阶段的关键一环,被誉为“两弹之父”。
2024年,是“两弹元勋”邓稼先诞辰100周年,又恰逢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我回到故乡安徽怀宁,前去瞻仰他的出生地,探访他令人仰望的人生。“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价值,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也是负责原子弹、氢弹理论设计而隐姓埋名28年的主要领军人之一。本文从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6个方面概括邓稼先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揭示了其精神的重要时代价值。
2024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的百年诞辰。最近,清华大学宣布将给本科新生赠送《邓稼先传》,邓稼先的故乡安徽省安庆市也启动了纪念活动。我们因此踏上寻找邓稼先的旅程。“邓稼先在哪?”曾有无数人,千万次地问。后来,在邓稼先生命的最后一刻,人们都听说了他的故事。
邓稼先,年龄十八,院别为理学院第三年级,系别为物理学系。10月16日,在清华大学校史馆“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的展览中,邓稼先之孙邓昱友第一次看到了爷爷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注册片。其中张贴着一张18岁邓稼先的学生照。在邓昱友出生之前,邓稼先已因病逝世。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0日讯(记者李玉莹)近日,中国科协与中国邮政联合推出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纪念邮票在京首发,农学家袁隆平等4位科学家入选。该系列邮票自1988年首次发行以来,共38位中国现代科学家入选,个个成就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