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5月15日讯 5月12日,在青岛崂山区沙子口街道,40余位母亲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花样馒头“留娘糕”,提前庆祝母亲节的到来。据悉,花样馒头“留娘糕”是沙子口手艺人鲁海燕为母亲节创作的,用传统的面鱼、福包搭配苹果、鲜花等元素,寓意母亲平安、长寿。
半岛网3月27日讯近期,一款名叫“留娘糕”的王哥庄花样大馒头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走红。“留娘糕是源自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闰月时儿女做花糕,为母亲祈福。”崂味道创始人公语介绍说,很多年轻人不仅给母亲买,也给父亲以及公公婆婆购买,以此表达美好的祝福。
在我们老家农村,有关闰四月的说法很多,比如送留娘鞋、离娘肉、留娘糕、留娘衣等,包括旧的习俗和新的传闻,有的已经不限于在闰四月送了,几乎哪个月都可以送,让人目不暇接,有的人保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商家造势为了清库存,还有出嫁闺女给侄子送饭碗的,不知道都是来自哪里的说辞。
农历闰二月民间有闰月儿女向母亲送“留娘糕”的习俗在邯郸市复兴区一家花馍店“90后”花馍手艺人李亚月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创新元素制作了一款独具特色的“留娘糕”花馍用新鲜果蔬榨汁和面加入红枣、干果搭配爱心和康乃馨造型愿天下的母亲都能健康长寿,吉祥如意摄影摄像丨河北日报通讯员 聂长青 付强
街头热卖的虎头鞋。 本报记者 杨淑君 摄本报记者 杨淑君 “一生难逢闰九月”。今年的闰九月还成为网友热议的2014年日历中的“三大奇”之一。记者了解到,因民间有“闰月年,留娘年”之说,又有称闰月年给小孩子买虎头鞋辟邪之说,闰月鞋、虎头鞋热卖。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程洽洽 杨潇潇 聊城报道 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二,春节将至。一走进聊城开发区物流园区的李婆花馍工作室,就被扑面而来的独特糕香包围了。现年40岁的李季和她的徒弟们正在忙着制作传统美食“年糕”。
岁末,周海宁正忙着处理全国各地的花饽饽订单,这是她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9年前,21岁的周海宁从济南回到家乡——山东威海临港区汪疃镇西管山村,从母亲于日芬手中接过面杖,从此再没有松手。明清以降300多年,花饽饽一直与山东胶东等地的群众生活、地方风物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