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生成式AI火爆出圈正在引发知识产权、学术伦理等方面的诸多争议。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人工智能(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第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在本案中,原告利用AI图片生成软件通过提示词生成图片并发布,但被告在引用时不仅未告知原告,还删去了图片中的水印。
“我的画被偷了?”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国内AI绘画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作出一审判决引发广泛关注。在这一案件中,一审法院认为,人们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图片时,本质上仍是人利用工具进行创作,享有涉案图片的著作权,受到著作权法保护。该案也是我国首例涉及“AI文生图”著作权的案件。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6月14日电 使用AI绘图模型生成的图片,再用AI生成图片,这种用AI“套娃”式生成的图片侵权吗?最终图片版权归谁所有?随着AI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版权问题成了AI图片的争议焦点。
界面新闻记者 | 于浩界面新闻编辑 |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作出一审判决。在该案件中,原告先于2月24日使用开源软件Stable Diffusion通过输入提示词的方式生成涉案图片,后将该图片以“春风送来了温柔“为名发布在小红书上。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雅青 通讯员 蔡蕾 许冬冬 王博AI生成的图片被商用,是否构成侵权?近日,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法院审结一起“AI生成图被侵权”著作权纠纷案,依法为创作者维权。当事人王某系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创作者。
360发布会涉嫌盗图,让AI版权再次站到舆论的聚光灯下。近日,AI创作者DynamicWang在社交媒体表示,周鸿祎在360AI发布会上,涉嫌盗用他创作的模型原图进行不恰当演示,并喊话周鸿祎,要求道歉。
南方网讯(记者/黄小殷 李润芳)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图片(AI绘画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作出一审判决。裁判文书显示,被告侵害了原告所属AI绘画图片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判处被告公开道歉不少于24小时,并向原告赔偿500元。
6月12日,AIGC创作者DynamicWang发文称,要求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公开道歉并赔偿人民币1元,“贵司在AI发布会上未经授权,使用我的模型生成的图片进行重绘、二度创作并在公开场合发表使用,严重影响和侵犯了我的权益。”此前他已就此事与360方面交涉。
据北京互联网法院8月28日消息,日前,北京互联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一起AI文生图著作权案,该案庭审过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进行全媒体直播,引发了数十万网友的关注。据称,该案件或是国内首件公开审理的关于AI文生图版权纠纷的案件。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6月11日消息,今日晚间,360AI浏览器产品经理梁志辉针对“360AI新品发布会被指盗图”事件进行了回应。他表示,“上周的发布会我们演示了 360AI浏览器里的局部重绘功能,有模型作者说我们盗原图使用,我把两张图都贴出来,是不是原图一目了然。
只需输入一些提示词,AI大模型就可以产出相应的文字、图片、代码等内容。在这之中,AI生成的内容著作权归属于谁?近期,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了李某与刘某侵害作品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明确了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图片的“作品”属性和使用者的“创作者”身份,目前一审判决已生效。
原告使用AI生成图片后,发布于小红书app。被告是一名百家号的博主,发布文章时配图使用了上述图片,原告将其告上法庭。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图片(AI绘画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
在当前这个AI遍地走、门槛近乎无的时代,如果你还没有试过用AI生成图片或视频(以下统称AI生图),那确实有点不够“潮”了。与其他新技术一样,AI生图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争议,一路鲜花与荆棘相伴。支持者视它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反对者视它为洪水猛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