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会发现相比曹魏和东吴来言,蜀汉似乎更乱套,总是发生严重内耗。概括说来就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和国舅爷糜芳、刘备义子刘封,这三位刘备核心圈内的人,不但互相掐了起来,而且还直接背后捅刀子,最终导致关羽成了牺牲品。
但凡是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会记得一句话,那便是“扶不起的阿斗”。《新三国》剧照:刘禅一、刘禅的“才识修为”据历史记载,在汉昭烈帝刘备即位后,为了让皇太子刘禅增长才识,培养其治国理政能力,刘备便让其多学《申子》《韩非子》等书,并由丞相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学习,又让刘禅拜伊籍
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我想刘禅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了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后来还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还有人说刘禅是:“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阿斗真的扶不起吗?
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一、很有智慧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史称后主。应该说,刘禅接手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
真实答案绝对不像我们想象的这样简单,历史上的刘禅在诸葛亮刚死不到1年,便连杀4位大臣,除此之外,刘禅升任蒋琬为大将军主管军事,费祎为尚书令主政事,让他们双方制衡,除了防止一方独大,还有效让他们二人通力合作。
翻烂原著才发现,魏延造反刘禅说了15字,魏延的靠山便藏在这15字。诸葛亮死后,关于魏延造反一案,一直是蜀汉后期的一桩悬案。根据小说《三国演义》第105回合中记载,后主刘禅率先收到的是魏延弹劾杨仪的奏章。原著写道:忽报魏延表奏杨仪造反,群臣大骇,入宫启奏后主,时吴太后亦在宫中。
刘禅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扶不起的阿斗”,不仅如此,还有更甚者,称其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没想到刘备竟然生了个这样的儿子,实在是辱没了一世英名,蜀国也就是葬送在他的手中,阿斗真的扶不起吗?实际上并不是,下面来分析一下。
果然,一切如丞相所料,魏延攻打陈仓的第五天,仍然没有捷报传来,又等了一天半,等来的却是魏延请罪的书信。整整五天,魏延想尽了一切办法,云梯、井阑、聚土填壕沟,甚至挖地道,全都无功而返,他又陷入了上一次那般无奈又屈辱的陈仓之战。
所有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从多个角度看待同一件事,也可以品出不同的味道。历史也是如此,历史也无绝对,有时候表象容易让人误解。所以,今天,小编就来扒一扒刘禅,看看他是不是世人眼中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