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来家访了,我应该和班主任聊点什么呀?”“孩子的缺点到底应不应该告诉老师?”“除了茶水,还要不要再准备一些水果?”……开学在即,“小一新生”家长陆续接到了班主任的家访通知,不少家长纠结如何给老师一个好的印象?需要准备什么?
来源:【中国教育报】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是重要的课题,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与老师有不同意见时、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如何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实现彼此的双向奔赴?这篇文章会为您带来启发和思考,和小编一起来看。
怎么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可以从4个方面入手。这4个方面是与家长分享跟老师沟通的诀窍,这样的话,就可以在跟老师交流孩子情况的时候,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方式。良好有效的沟通方式,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肯定也会有更好的帮助。现在的孩子,上学之后,一天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是在学校的。
【来源:襄阳晚报】□韦露最近,我校开展了“心连心”家访活动。回想我走进的每个家庭,访问过的每位学生,有喜悦,有感动,有牵挂……我和班主任李老师的第一次家访,是到双胞胎婉珺和婉玥家。姐妹俩懂事、乖巧,学习态度端正,但性格内向,上课不爱发言。晚托一结束,我和李老师就来婉珺和婉玥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美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学校不仅仅是教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育人的地方,教师在教书之外,也有责任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每个班级总会有因各种原因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要改变他们有时候会很困难。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家长起码要接待三四次老师的家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入学前各一次。一听老师预约家访,很多家长“压力山大”。如何招待才能赢得老师的“印象分”?应该跟老师交流些什么话题?要不要事先交待孩子,在老师面前刻意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