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迭代,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正进一步扩大。据人社部发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2025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1000万,其中对算法人才的需求度高达80%。在人工智能浪潮下,高校如何与产业端联动进行产教融合也被提上了日程。
近日,青岛理工大学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团队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大模型,辅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课程学习。以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周炜为负责人的课程团队整合产业前沿科技成果,依据高校人才培养规律,率先建设并开设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课程,迄今为止已经完成三轮教学实践。
12月1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支撑保障高质量发展情况。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浩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山东着力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你眼中的AI大模型长得像啥样?不如把它想象成一个善于拼积木的‘魔法师’吧!”昨天(7月1日),中科•嘉一教育集团拔尖创新人才科创夏令营开营。首课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祝智庭主讲,带大家走近神奇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于洪良)7月11日,山东财经大学发布全国高校首个新文科教育教学专有大模型——“AI才”教育教学专有大模型。 发布会上,山东财经大学研发人员展示了“AI才”教育教学专有大模型的技术构架和应用场景。
12月20日,在佛山市义务教育“市区镇校共建”项目教研共同体第一组学科教研活动上,全市优秀教师代表齐聚顺德区大良世纪小学,通过课例展示、点评研讨等多种形式,分享AI大模型赋能课堂教学的经验。全市多所学校老师齐聚大良世纪小学探索AI大模型赋能课堂教学。
来源:【人民日报】“新的大模型不断涌现,课程内容如何持续更新?”“《人工智能导论——文科版》最近上线,教材如何使用?”……1月8日,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虚拟教研室研讨会在北京邮电大学举行,一线教师讨论热烈。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25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5日获悉,上海电力大学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微专业成功开展第二阶段课程信创大模型产教融合实训课程。此次课程基于与企业共建的“面向智慧能源的人工智能全栈实践教学平台”,邀请到企业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技术专家与工程师授课。
龙年的“龙尾”一扫AI世界,国内创业企业DeepSeek(深度求索)的推理大模型横空出世,让全球惊叹中国大模型也有了“ChatGPT时刻”。事实上,与DeepSeek团队一样,“求索”AI大模型也是众多高校学子的志趣所在。即使迎新春的寒假里,他们也留校不停课、实战大模型。
7月3日,学而思网校推出业内首个基于自研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课程——《人工智能第一课》,目前包含七个AI创作工具,以生成式AI技术创作“文、图、音”相结合的作品,如有声绘本、登陆火星策划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