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将结束,留给准万亿城市的冲刺时间已所剩无几。2023年,全国有6座城市GDP在8000亿元-10000亿元,分别是唐山、徐州、大连、温州、沈阳和厦门,成为“万亿城市”的后备军。从今年前三季度披露数据来看,这六座城市跻身“万亿”的突围之路不易。
不少城市2024年的经济成绩单已陆续揭晓。一个被热议的焦点话题是,过去一年,GDP万亿城市俱乐部是否扩容了?2023年,在二十六座GDP万亿城市之后,有六座城市的GDP处于8000亿元—1万亿元区间,它们可以称得上是“准万亿城市”。过去一年,它们的表现到底怎么样?
界面新闻记者 | 刘素楠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今年11月统计数据已经出炉,各地进入年底冲刺环节。长三角下一个万亿城市,究竟是徐州还是温州?2023年,全国有6座城市的GDP位于8000-10000亿元区间,其中两座城市出自长三角,分别是8900.44亿元的江苏徐州和8730.
每经记者:刘旭强 每经编辑:刘艳美图片来源:新华社当万亿城市不断扩容,GDP突破万亿元、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双万”城市,某种意义上更具“含金量”,也成为越来越多城市追逐的目标。其中,浙C温州的声量正变得越来越大。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图片来源:摄图网_502366192长三角41市经济“一季报”新鲜出炉。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和顺利突破7万亿元,占全国GDP的24.82%,接近四分之一,较去年同期的24.49%有所提升。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当时长三角仅有6座GDP万亿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时隔5年,至2023年,长三角已有9座城市跻身“万亿俱乐部”,新增南通、合肥、常州三城,在全国26座万亿城市中占比超1/3。对长三角而言,这还不够。
苏州 视觉中国 资料图全国26座万亿城市中,长三角地区有9座,目前9市均已通报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南通、合肥、常州的半年经济总量合计达85990.2亿元,占长三角地区的57%、全国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