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小林(化名),头痛反复发作了9年,长期服用止痛片苦熬,始终找不到病因。近日,她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后,李博宁医生找到了病因:卵圆孔未闭。经过一小时手术,医生成功为她堵住了心脏“漏洞”。患上“怪病”,头疼九年找不到病因17岁的小林(化名),头痛反复发作了9年。
国产可降解封堵器为小伙无痕“补心”,七八个月后可自然分解排出体外_大武汉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1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丁燕飞)“原本以为心脏缺了一块是很严重的疾病,没想到几乎看不到手术伤口,而且还能恢复得这么快。”21日,18岁小伙孙飞(化名)赶在春节前康复出院。
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通讯员 丁燕飞实习生 田晋玮1月16日,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小孙被推进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导管室,接受微创介入方式植入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我现在觉得和健康人一样,想早点回家过寒假。
记者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获悉,该院申报的“微创介入心脏封堵器系统研发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项目最高奖项一等奖。心血管疾病是威胁国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占居民疾病死亡率45%以上。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3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王野峰)今日,记者从湖南省儿童医院获悉,该院心血管内科陈智主任团队通过经皮经股静脉途径微创介入的方式,为2名孩子成功植入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这是全国首批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应用于临床,在湖南尚属首例。
鲁网9月12日讯近日,临沂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完成临沂地区首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该手术的实施正式开启了医院先心病介入治疗可降解新征程,书写了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治疗无残留的新篇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郑纯)6月7日,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钟金鹏主任团队成功实施了孝感首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术。40岁的王女士近期频繁遭受头痛困扰,来到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卵圆孔未闭。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四川频道】近日,记者了解到,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兵教授团队、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联合乐普心泰医疗,在张兴栋院士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理论指导下,历经十年协同攻关,突破多个关键难题,最终研制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可
来源:【人民网】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四川大学供图人民网成都8月27日电 (彭茜)据四川省科技厅消息,近日,在省科技计划支持下,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云兵教授团队,联合优势产学研单位,历经十年协同攻关,成功研制的全球首款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获批上市。
中证智能财讯 乐普医疗(300003)8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当日获悉,下属公司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批准。根据公告,该产品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封堵治疗。
中国智造引领全球变革,累累硕果赋能医疗发展!近日,由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乐普心泰医疗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自主研发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顺利获NMPA注册批准。
今年52岁的王先生,长期不明原因偏头痛,还伴有晕厥史,症状发作起来,头昏脑涨,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王先生回忆,几年前还发作过一次不明原因脑梗,多次在神经内科就诊,经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颈椎核磁共振(MR)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
中国研发的全球首款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PFO)封堵器自去年9月获批上市以来,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如何?第一财经记者日前从业内多方了解到,这款原创的国产心脏封堵器手术正在全国各地医院试点开展,不仅仅包括大城市的三甲医院,也有一些地级市医院。
”补心”一位13岁患有房间隔缺损的患儿,顺利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植入沪上首例房间隔缺损可降解封堵器,患儿术后第二天就恢复了自由活动,目前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也是最常见的儿童结构畸形之一。房间隔缺损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开放手术和微创封堵。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近日,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兵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与医疗企业,在张兴栋院士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理论指导下,开展协同攻关,突破多个关键难题,研制出全球首款获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