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这首《木兰辞》,除非你初中时语文学的一塌糊涂。
玛丽亚·列昂季耶夫娜·博奇卡廖娃是俄罗斯第一个妇女敢死营的指挥员,她得到了全套乔治十字勋章。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她的卷宗的倒数第二页上,有一行简短的批示:“枪毙。”批示者为全俄肃反委员会特别局副局长帕夫卢诺夫斯基。
妇女敢死营始于西伯利亚地区的一名妇女Bochkareva。因生活所迫,从5岁起,Bochkareva就为地主家做活,因此身体很是强健,据说能轻易举起90Kg的重物。16岁时,Bochkareva嫁给了当地一名男子,过着平静的生活。
俄军敢死队突防乌军阵地,无人机轮番轰炸,基辅防空警报彻夜长鸣,咬牙承认:乌克兰进入“危急”状态。伴随着俄军常态化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半数地区拉响防空警报,在遇袭最严重时,防空警报长鸣了近7个小时,爆炸声与警报声不绝于耳,乌克兰政府愁容满面,关键时刻,欧盟打来了电话。
在二战中,苏联女兵是世界各国中女兵队伍最为庞大的一支,这本身与德军在战争前期的成功战术,导致这一时期苏军兵力出现严重不足,不得不大量的补充女兵,关于苏联女兵的损失,有着不同的说法,有说80万女兵中40万战死的,也有说伤亡率高达75%,达到了60万人的,那么,具体数字是多少呢?
据悉这些囚犯士兵都隶属于俄罗斯的瓦格纳雇佣组织,而瓦格纳的创始人更是表示,重刑犯在战场上的作用要比普通人大得多,因为这些囚犯士兵无一例外,都会被派到战争的最前线充当敢死队,这些人囚犯的身份使他们在战场上几乎没有人权,只要稍有懈怠就会被督战人员当场格杀,而如果他们能在战场上坚持6个月,瓦格纳就会为他们消除犯罪记录让他们重获自由,并且还会支付他们一笔工资回俄罗斯安度余生,而不幸战死的囚犯则会安排葬入俄英雄墓地,所以这些重刑犯在战场上大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玩命战斗,而这也使得俄囚犯士兵疯狂杀敌的同时死亡率也非常高。
影片讲述了1917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两名英军士兵奉命去给处于交战前线的部队传达停止进攻的命令,以拯救1600名英军将士落入德军布下的圈套遭到屠杀的命运。回顾历史,百年之前,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枪声打响那一刻,数以万计的人民被迫卷入战争中。
【俄罗斯龙报网】讲述一战时期女性敢死队军人故事的俄罗斯电影《营队》在南非举行的首届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电影节上斩获大奖。该影片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迅狮奖”、“最佳女主角”、“最佳录音”等三项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