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布达佩斯6月20日电(记者陈浩)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20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启动运营后的首场文化日暨“茶和天下”·雅集——江南织茶主题活动。丝路镜像——“匈牙利摄影家眼中的中国”摄影作品展同期开幕。
“匈牙利摄影家眼中的中国”分享会14日晚在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罗伯特·卡帕当代摄影中心举行。7位匈牙利摄影家相聚一堂,分享他们今年9月在中国采风时的所见、所闻、所想,以独特的艺术和文化视角向匈牙利观众展示他们亲眼所见的中国。
新华社布达佩斯12月15日电通讯:匈牙利摄影家眼中的“中国故事”新华社记者陈浩匈牙利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拍照片如此,对一个国家的了解亦是如此。
来源:海外网岛妹采访到了匈中双语学校12年级学生多丽娜,她学中文已经12年了。为什么学中文?她说既有喜爱,也是因为“很少外国人会说中文,这样将来的机会会更多和更好”。多丽娜还喜欢中国爱情电视剧,猜猜她最喜欢哪一部?
引言:中国明明已经很发达为什么看不到中国人的高傲?一场跨界的文化漫谈!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世界的聚光灯纷纷投向东方,聚焦在那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中国时,为啥咱们中国人却像是拿着“低调牌”的魔术师,总能在繁华与喧嚣中,保持那份难能可贵的谦逊与平和?
【文/观察者网 齐倩】“我去了一趟中国的BAZ州:好吧,他们在那里取得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马蒂亚斯·科汉是匈牙利主流媒体Mandiner在外交政策领域的专栏作者。8月21日,他访问了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并惊叹于他在那里的所见所闻,随即发文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想法。
中新网宁波10月25日电(林波)10月25日,“海丝城市”匈牙利艺术家画展开幕式在浙江宁波美术馆举行,展出了匈牙利艺术家佐尔坦·加博尔·福多·伦盖创作的《宁波系列》。该系列作品以宁波为主题,融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元素,描绘了匈牙利艺术家眼中的中国。展出画作。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龚韬、匈文化和创新部部长查克出席活动并致辞,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金浩主持。匈文化和创新部创新和高等教育事务国务秘书汉科、公共收藏和文化发展事务副国务秘书文采、使馆参赞孙杰、匈国家电影局局长帕尔等中匈各界嘉宾近50人参加活动。
在匈牙利当地博物馆的留言簿和社交平台上,写满了当地观众对一场来自上海的展览的喜爱。观众豪伊杜在展览推文下方留言:“展览内容质量太高了!”一位观众在留言簿上画出了惟妙惟肖的中国龙和功夫熊猫,一并“画”出了中文评价“精彩的”。不少观众都说:“第一次在匈牙利看到金缕玉衣。”“我爱中国!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中国领导人访问匈牙利,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由东方迁徙而来,我们在西方定居,但是我们的根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我们的亲戚血脉在离我们很遥远的地方,所以当有人从东方来到匈牙利……这样的会面对匈牙利人来说,总蕴含着特殊的情感。
新华社日内瓦2月3日电 题:在欧洲,遇见春节新华社记者王其冰透过瑞士日内瓦飞往匈牙利布达佩斯的航班舷窗俯瞰,阿尔卑斯山脉绵延不尽,云海和积雪反射太阳的光芒,映照在舷窗玻璃上。春节时分,我在欧洲这个集聚了数十个国家的大陆做速览式旅行。
匈牙利约翰·冯·诺伊曼大学欧亚中心主任、匈牙利原驻上海总领事乐文特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对匈牙利和欧洲的访问意义重大。在谈到为何近年来匈牙利在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上创造了多个“第一”时,乐文特从五大领域给出自己的看法。
中文在匈牙利是外语科目且中文是第二语言英文沦为第三语言2024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记者采访外国女孩得知,在匈牙利,除了母语,中文是第二语言,也列入他们高考的外语科目。并且还得知,英语是匈牙利第三语言。这让无数的中国人为之自豪,骄傲。不过,这也苦了老外了。
匈牙利国会主席克韦尔·拉斯洛26日出席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庆祝中国与匈牙利建交75周年招待会。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钦佩的发展成就。
我在成都有个认识了快十年的老美,也是我的,忘年之交。他和我爸属于同辈,我和他说我父,母这一代的童年还在挨饿,教育还没有完全普及,他表示非常惊讶,觉得不可思议,不能理解,因为他爷爷辈就已经上大学了。大家身边的老外,都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呢?
前段时间,跟一位国外好友聊天,无意间提起最近想要减肥,晚上要出去夜跑,结果对方无比羡慕的说了句:羡慕你呆在如此安全的国度,我晚上九点以后从来都不敢出去。听了这句话之后,我愣了好一会儿,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晚上出去随便溜达,不是跟呼吸一样自然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