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由听障人士表演的《千手观音》感动了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时隔20年,《千手观音》的领舞,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带着团里的十几位听障演员又一次来到了春晚。这一次,他们的身份不再是舞蹈演员,而是春晚无障碍转播(听障版)手语部分的演员。
央视网消息:今年总台春晚首次推出无障碍转播,引入了最新的AI、AR等技术,二十年前初登春晚表演《千手观音》的邰丽华团长带队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进行手语表演。他们不仅是手语翻译,更是通过舞台、服装造型、形体动作、表情神态等各种元素,将春晚节目传递给听障观众的“文化使者”。
今年总台春节联欢晚会首次推出无障碍转播,引入了最新的AI、AR等技术,二十年前初登春晚表演《千手观音》的邰丽华团长带队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进行手语表演。他们不仅是手语翻译,更是通过舞台、服装造型、形体动作、表情神态等各种元素,将春晚节目传递给听障观众的“文化使者”。
再过几个小时,春晚就要开始了今年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一起看记者探访听不见,怎么演?听障版,不仅是主持人同步手语翻译,而且要由十几位听障演员把春晚的节目用手语同步演一遍。配合春晚现场和实时字幕,帮助全国超过2000万听障朋友看懂春晚。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车辉1月1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顺利完成第二次彩排。原创歌舞、相声小品、戏曲、创意节目等各类型节目品质持续提升、各环节衔接更加流畅,艺术表现、舞台设计、无障碍转播等方面的创新创意,也令人耳目一新。
春节联欢晚会,作为全球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是除夕夜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是连接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是每个家庭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的关键时刻。然而,对于视听障碍人士来说,春晚的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往往只能化作心底的一丝无奈与遗憾。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5日电(记者 杨月 通讯员 骆燕)以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 为主题的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已落下帷幕,作为首届“无障碍春晚”,这次节目组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的无障碍转播,引发大家的广泛热议和思考。
当我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的精彩节目时,却有一群人被屏蔽在这有声有色之外,他们是2700万听障人士和1700万的视障人士。令人欣慰的是,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首次推出无障碍转播,让他们也能“看见”“听见”春晚,和我们一起享受这场视觉盛宴。
□王鹏辉(湖南师范大学)农历新年夜,春节联欢晚会已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与往年不同的是,2025蛇年春晚首创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视障和听障朋友们将春晚重新演绎,通过手机同步转播,打造一款独属于两千余万听障朋友和近两千万视障朋友的春晚,今夜所有人共度良宵。
看似平淡的春晚,背后释放了5个信号,个个堪称“惊艳”当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共同度过2025年的春晚之夜,或许最初会觉得这不过是一场按部就班的年度盛宴,可若深入探究,便能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五个震撼人心的信号,每一个都足以改变我们对春晚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认知。
来源:【宝安日报】洲明科技采用AI+XR+数字孪生+VP融合拍摄技术,为春晚打造虚拟空间。(图片为央视春晚截图)1月28日(除夕),2025年央视蛇年春晚在全球华人的热切期盼中盛大启幕。本届春晚首次运用“XR+数字孪生+VP+AI”“5G+4K/8K+AI”等创新成果。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社评】原标题:“无障碍春晚”来了,对残疾人友好应成社会风尚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韩韫超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无障碍转播为这一文化盛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也为残障人士架起了一座沟通情感、传播文化的贴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