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治肥胖,拒绝负重前行”,旨在呼吁每个人付诸行动,共同应对世界肥胖问题。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医学营养减重门诊主任张芳芳提醒,肥胖是一种病,“胖得要命”是真的,肥胖与50多种疾病有关,是健康的绊脚石。
在北京独居的几年,吃,几乎是陈曦所有情绪的出口,她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新媒体运营。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她开始长达两年多的居家办公。上下班边界被模糊,经常加班到深夜11点多。她很少跟家人和朋友倾诉工作的压力,因为没有什么是一顿炸鸡解决不了的。
近日,随着减重版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全国各地的医院开出处方,在内分泌科不少患者开始咨询药物减重与生活方式控制的有效性。实际上,肥胖不仅与生活方式有关,还与不少疾病有关,内分泌专家指出,当疾病引起肥胖,就需要对因治疗了。
“肥胖是‘万病之源’。”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孟化指出,公众应当意识到肥胖不仅为个人健康带来风险,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负担,应树立正确的“体重观”。中国的超重、肥胖人群规模有多大?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超过半数的中国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央视网消息(记者:潘聪 赵延灵 制作实习生 李子玉):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够科普》栏目就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等相关话题,远程采访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教授,他会给大家带来哪些建议呢?央视网记者:肥胖的定义以及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他们说我这么胖,是因为懒” “别人都能减肥,我为什么就减不下来呢?” “我那么胖,不会有人喜欢我的” …… 如果你是一个身材偏胖的人,这些让人“沉重”的想法,或许你都曾有过。肥胖的身形或许让你自我厌恶,他人异样的目光会让你感到羞耻,而难以下降的体重则让你焦虑不安。
记者8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基于大规模生物医学数据库与大数据统计建模方法,对英国生物样本库队列的逾43.8万人进行纵向分析后发现,体重及变化可影响脑健康。该研究证实,体重增加和肥胖对多种神经和精神疾病存在有害影响。
而坚持少吃多运动就可以减肥了。其实肥胖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原理揭秘:当甲状腺功能降低的时候,会使机体的代谢水平下降,无法分解脂肪和蛋白供能,糖的利用也明显下降,导致人体缺乏精力、肢体水肿、体重增加,皮肤和头发也随之失去了应有的健康。
肥胖不只带来身材焦虑,还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脂肪肝、高血脂、乳腺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小肚腩就是发胖吗评价是否肥胖、肥胖的程度需要结合多个方面来综合判定,生活中可采用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进行简单评估。成年人BMI肥胖界值如下:·BMI于18.5~23.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重管理门诊、治未病科尤华智医生说,在门诊他经常遇到提出这样要求的超重者,其实要想减肥或减重,先找到肥胖原因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医生通常需要对超重者进行疾病评估、生活习惯、饮食评估等。
资料图片世界卫生组织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指出,全球超过10亿人,即八分之一的人口患有肥胖症。面对肥胖这种疾病,人们总有许多问题和困惑。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多位专家为大家揭开肥胖的秘密。Q:肥胖是一种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