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丽莎是著名的中国商业史研究者,现任美国圣母大学教授、历史学系主任。她出生于德国,幼时便对铁路和火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科学习期间,她曾来到上海在复旦大学交换学习,其间多次乘坐中国列车在国内旅行。后来她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的中国史学者科大卫。
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南角的这座博物馆诉说着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的历史历程,设有5G超高清演播室的“瑞雪迎春”复兴号智能动车则正驶向冬奥,古今辉映,作为中国名片的中国高铁向世界展示着当代中国的面貌。
原标题:手提铁路信号灯、泛黄的火车票、老式火车钥匙……(引题)老物件讲述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 胡子傲 通讯员 程子夏 李航)一边是“老掉牙”的手提铁路信号灯、充满岁月痕迹的老火车票,一边是栩栩如生的内燃动车组纸制模型、铁路线上的AI生成高铁图像……9月21日上
百年风雨,沧桑巨变。近日,私立济南齐鲁学校三(7)中队的队员们走进胶济铁路博物馆,寻访胶济铁路的百年发展历史。胶济铁路的修建背景和过程胶济铁路是山东大地上第一条铁路,是中国铁路发展史的缩影,反映出中华民族承载的光荣与梦想。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图毋容置疑的是,中国铁路自2002年开始,历经近20年的跨越式发展,才有了今天从追赶到超越的高铁时代。回望中国铁路走过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道路,绝不能回避近20年的“跨越式发展”这一鲜明特色。
作者:贾金鑫 刘硕据人民日报消息,春运70年,铁路实现发送旅客从2300万人次增长到4.8亿人次。而随着电视剧《南来北往》的热播,独特的铁路题材和年代背景,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往昔,重新勾起人们乘坐绿皮车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