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相由心生”的说法,但我从来都不相信,但看过转基因专家李文娟的视频之后,我还真是有点信了。李文娟教授以专业人士的身份竭力推广转基因,背后的原因,咱也不想多说,但她说猪肉不香、不好吃是猪的品种问题与饲料无关,我可就忍受不了了,这不纯属胡扯吗?猪的具体品种有哪些,我确实也不懂。
中国支持和反对转基因技术的双方,在8月17日这一天,迎来再次交锋的机会。8月17日,中国转基因水稻仅有的两张“安全证书”全部到期。如果继续申请没有成功,则意味着中国将没有任何一种转基因主粮拥有安全证书,更不必说商业化许可。这是中国转基因产业化之路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的作物,用途广泛,产区几乎遍布全国。我国转基因玉米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产业潜力巨大。如何验证转基因玉米的抗虫性?为了确定抗虫效果,科研人员怎样变身为“小虫子的饲养员”?转基因玉米是否对环境友好?我国政府和科学家为了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与产业发展做出了哪些努力?
在社会文明发展和现代科技创新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从未停止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领域里亦是如此:从出现生命到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再到对其实施改造,科学家们在这一路上取得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伟大成就,并不断创造出新技术、新方法,转基因技术,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来源:【中国农村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在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研究表明,自然界打破生殖隔离、进行物种间基因转移的现象早已有之。
○ 写在前面的话:首先,非常感谢各位看官的支持,没想到一篇关于“一号文件”的浅见《只知经济战的惨烈?粮食战才是要命的!》,引起了这么多的关注,从评论的内容看,显然多位看官对于“三农”的认知与理解远在本人之上,受益匪浅!
正文 导航 [新华访谈]科普转基因:那些与你我有关的事来源:新华网 04-01 14:53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 (汪徐秋林)公众、学界对转基因的认知理解一直众说纷纭,食品安全事故高发的背景,让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不信任被进一步放大。
任何食物包括转基因食品中含有的基因和蛋白质等,都不能在消化道长时间保持原状,都会被“一视同仁”消化分解吸收代谢,因此转基因食品在人体中没有“累加效应”,不会随着摄入量的增加在体内积累,也就没有产生长期影响的物质基础,更不会改变我们的基因,影响后代。
多年来,公众因为信息不对称、认知有偏差等原因,对作为新生事物的转基因存有争议与疑虑,这都是正常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转基因问题的看法,“转基因是一项新技术,也是一个新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日,一组来自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顶级科研单位的科学家们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宣布发现了一种无转基因、快速、可控的方法,可以将多能干细胞转化为真正的8细胞全能胚胎样细胞,为器官再生研究和合成生物学的进步铺平了道路。
从破译出最古老现代人基因组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到获得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的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近几年,女性在科学殿堂里的光环被越来越多人所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