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棋眼”在围棋中用以形容落子的关键位置,可以左右一局围棋的胜负。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荒漠化治理工程中,阿瓦提县的艾西曼区域就被视为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综合治理的“棋眼”。
□ 本报记者 张红兵9月上旬,四季看新疆之沿着河湖看新疆大型采访团来到阿克苏地区采访。行走在广袤美丽的大地上,沿途所见生机盎然。奔腾的河流,清澈的湖泊,挺拔的白杨,郁郁葱葱的草木随风起伏,一望无边的胡杨林宁静庄严。
中新网新疆新闻8月30日电(陈九洲 张勇)“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阿克苏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堪当典范的阿克苏实践,不仅创造了戈壁变绿洲的生态奇迹,也开辟了一条从贫瘠走向富饶的康庄大道。
立秋之后,驱车穿行在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139胡杨秘境自驾公路”上,胡杨夹道,蜿蜒向远,越往前行,绿意越浓。这恰如阿克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轨迹:在并不笔直的道路上不断取得突破,走出了一条绿色升级之路。
在茫茫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这一片绿洲,让我国成为棉花大国,它竟然还蕴藏着这些秘密。万年冰雪覆盖的雪山与茫茫大漠,在这里交汇谱写了一首冰与火之歌。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西域江南阿克苏。它坐落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北侧边缘。阿克意为白色,苏意为水,说的就是天山万年冰雪融水。
地处新疆南疆的阿克苏地区,曾饱受沙尘肆虐之苦,如今荒漠戈壁变身苍茫林海。近日,作为全国第一批、新疆第一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新疆塔里木河重要源流区(阿克苏河流域)项目整体进度已完成80%以上,记者也在此时走进南疆,一窥“戈壁变绿洲”是如何实现的。
夏天的阿克苏是天山脚下最美丽的地方托木尔峰的冰川融雪化成清澈见底的甘露绿了塔村绿了柯柯牙点亮了所有的绿洲尤其一场细雨后的天空清风赶着云朵似乎要去远方放牧蓝色的苍穹下古丽在苹果园里翩翩起舞那些美丽的苹果花正在为秋天的收获忙碌着快乐的米吉提先生在阳光斑斓的葡萄架下弹起了他动人的的热瓦
初冬时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的艾西曼湖碧波荡漾,湖区四周的人工林树叶泛黄,一块块湿地成为飞鸟嬉戏的乐园。多年来,受到水资源过度利用和流动沙漠侵袭等因素影响,艾西曼湖面积逐渐萎缩,周边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这里也成为整个新疆阿克苏地区唯一的荒漠区。
来源:中工网【沿着河湖看新疆】原标题:新疆阿克苏巧用水资源做好“绿”文章,建立生态安全屏障(引题)地处“南疆” 处处“江南”(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陶稳 吴铎思 张冠一阿克苏,在维吾尔语中意为“清澈奔腾的水”,阿克苏这座城市也有“白水之城”的美誉。
阳春三月,春风吹着口哨,轻轻拂过艾西曼沙丘上的梭梭林。随着气温回升,蛰伏了整个冬季的枝条萌发出点点绿色。艾西曼区域位于新疆阿瓦提县,是阿克苏地区绿洲内部最后一片沙地。2021年,阿克苏地区打响了艾西曼区域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歼灭战,计划5年完成修复治理土地面积106.1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