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需十几元,就能用上高端机”“轻松分摊压力,避免换新闲置”……近期,以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为代表的租赁业务悄然兴起,丰富选择搭配着看上去实惠的价格,很是令人心动。然而不少消费者尝试过后,直呼租赁犹如“高利贷”,在下单租机过后,往往面临进退两难的处境。
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遭遇手机“以租代购”陷阱,相关讨论引发关注。“以租代购”即消费者对租赁产品按期支付租金,获得使用权,租赁到期后选择退还或买断。在这种模式下,消费者可通过信用数据取代高押金,以较低成本对价格较贵的新产品进行试用。
近年来,针对汽车等高价商品,先低价租用再买断成了不少商户推出的新鲜购物方式,为暂时囊中羞涩的消费者提供了不少方便。随着高端手机价格上探至几千元甚至万元档,手机市场也悄然兴起了租赁业务,新兴的租赁App用丰富的先租后买断方式,吸引不少尝鲜者。
□ 本报记者 卢 岳 实习记者 王鑫坤2023年12月下旬,因投诉量集中,黑猫投诉创建微博话题“苹果手机租比买贵50%”,吸引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当日,该话题阅读量已达到45万次。记者看到,随着高端手机价格不断上涨,租赁产业也在手机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以租代购”是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