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成都新乐中街附近的刘女士遭遇了一件烦心事,她的价值几百元的快递,被同小区另一位和她手机号后四位相同的住户领走,随后菜鸟驿站给了对方联系方式希望其自行取回,刘女士为了尽快拿回包裹,于是自行和对方联系。
两位邻居彼此拿错快递,其中一人主动登门更换,并送上春联。另一人连声道谢,也回赠春联。两副春联,消除误会,拉近了邻里关系。 家住前进路南段19号院的马女士网购了年货,2月5日从代收点取走快递,拆开后才发现拿错了。
原标题:张大爷错取了快递之后□ 本报记者 王春□ 本报通讯员 范燕 傅佳萍近日,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邻里之间丢失快递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我只是帮儿子拿个快递,又不是偷走了邻居家的东西,他们就在业主群里三番五次的辱骂我。法官,这事儿你一定要替我做主!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对网络消费合同权利义务、责任主体认定、外卖餐饮民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自2022年3月15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