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 赞美 · 憧憬—— 二胡独奏曲《豫北叙事曲》审美浅析 向阳光《豫北叙事曲》是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于1959年创作的一首著名二胡曲,曾在1963年“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独奏比赛”中演奏,引起了音乐界的轰动。
文| 木易编辑| 棋茶论史请您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阅读此文。前言二胡曲《豫北叙事曲》是一首富有艺术特点的作品,它展示了二胡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这首曲子由刘文金先生创作,融合了豫北地区的音乐元素和叙事情节,并融入了东西方音乐的创作理念,为二胡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昨日下午,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承办的“民乐润童心——郭民二胡演奏赏析会”在省少儿图书馆上演。精彩演奏带家长和孩子们领略了传统民乐的艺术魅力。“民乐润童心”系列活动是“2020全民阅读——阅读播种计划”活动之一。
民乐专辑:中国音乐大全·二胡篇(视频搭配动物人物等画作)民乐专辑:中国音乐大全·二胡篇(专辑曲目):0:00:00二胡01·01病中吟·闵惠芬0:07:07二胡01·02月夜·张锐0:11:39二胡01·03苦闷之讴·张锐0:15:57二胡01·04悲歌·王国潼0:19:17二胡
我们原来啊,在中央音乐学院自己上学的时候,开的课程非常多,那时候有音乐欣赏课,叫《音乐名作》,自己记得那时候我们这门课是吴祖强先生他上,他刚从俄罗斯留学回来,我们跟同学们同班的、他们随便弹一个《小奏鸣曲》贝多芬,我们都是模仿嘛、我们拿二胡试试,《土耳其进行曲》、虽然不是那个声音,但是起码我模仿,这会受点影响,初中起就开始移植了,像《查尔达斯》、《流浪者之歌》,那个时候没有一个谁谁移植的概念、大家都是摸索着拉,你拉了我也拉,你拉得像吗、我再试试,属于这种不满足现在学的东西,但同时学校请了一些民间艺人来、也给我们上课,民间的基础也渐渐地接触到,咱们平常不是有个说法嘛、“抓两头带中间”,这也等于“抓两头带中间”了,再加上刘文金先生当初写《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到后来《长城随想》,一下子给二胡向前推了一下,实际上是个里程碑,所以呢说起来吧,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历史,所以自己这些东西呐、都是从自己这个年龄、自己学习这个经过,自己接触的这些老师、自己的生活阅历所形成的,所以没有相同的人、没有相同的阅历,但是可以通过间接经验来学习。
刘天华,是我国上世纪前期“勇往直前的‘五四新文化’战士”、“现代民族音乐的伟大先驱”、追寻民主科学和振兴中华文化的“民族脊梁”。这是以中国现代社会史、百余年来文化史为大背景(不单单以“民乐领域”为视角),对刘天华的文化历史地位所作出的评定。
刘再生撰文/整理采访时间:2015年12月20日采访地点:浙江音乐学院刘再生(以下简称“刘”):我们68年开始交往,近半个世纪了。此后,你无论在北京、香港,一直保持着联系。这次到浙江音乐学院,故友重逢,无话不谈,非常高兴的。王国潼(以下简称“王”):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