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姜昆先生就成为了打压排挤的一个代名词。靠溜须拍马成为曲协的领导,倒是成为了一种错误的共识,这完全是大众的误读和贬低。也许这些人永远不知道姜昆曾经有多火爆,也不愿知道姜昆在侯宝林先生的影响下,走向了理论传承的方向上,更不愿意去知道曲艺界对姜昆作何评价。
相声发展近两百年,经历了十代演员的不断努力,终于成就了今天如此庞大的谱系体系,也成为了许多观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如果要选出对相声发展影响深远的五个演员,谁可以入选呢?相声的从业者并不多,数量大量增加也是这几十年的事情。因此,要从中选出一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并不困难。
黄族民在2009年接受了一个采访,里边提到了天津演员上春晚的问题,挺有意思。原来央视春晚早年间邀请过好几回马志明,但马志明都没答应。原因是:去了也演不了,白忙活一场,还得把段子送给别人演。黄族民原来不理解,能上春晚肯定是每个相声演员的梦想,师父为何不愿去参加呢。
论相声界年龄最长 辈分最高资历最老的人 那一定是非马三立老先生莫属了他长期在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他的相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雅俗共赏在天津也形成了“无派不宗马”的说法但就是这么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为何只上过一次春晚的舞台呢在那个相声正处于高峰期的年代
相声讲究师承辈分,侯宝林大师只比马三立大师小三岁,但见到马三立每次也都是恭恭敬敬的喊“三叔”,苏文茂作为文字辈的老大哥,见到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宝字辈,也都是称呼师叔,而1985年春晚舞台上,姜昆称呼马三立的时候,直呼同志,则惹得不少网友一片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