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社 编者按:乙巳蛇年将至,全球迎来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愈益成为全球共同的节日,既是“中国年”,也是“世界年”。
大河网讯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是内涵最为深厚、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中国传统节日。随着海外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与浓郁情感色彩的春节,不仅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团圆时刻,更是跨越国界、享誉全球的中华文化符号。
当第一缕春风掠过太行山脊,河北的年味儿便从剪纸艺人的刻刀下流淌而出,随武强年画的斑斓色彩铺展开来,在狮子舞动的锣鼓声里跃然而现……这些传承千百年的非遗,既是燕赵大地的年节符号,更蕴藏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佳节。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月29日电 (记者 缪璐)1月28日农历除夕夜,上海两大地标高楼——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和上海中心大厦率先亮起“中国红”,向全球高塔和高层建筑发出邀约,共庆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从农历除夕到正月初七,浦江两岸闪耀“中国红”。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年农历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浓浓的年味、丰富的美食、消费的热潮……随着春节临近,中国人纷纷买年货、品年俗,经济活力充分展现,越来越吸引全球关注。
近日,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的华侨华人欢乐春节庙会上,机器人为游客送上中国茶水。新华社记者 许咏政摄近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当地居民在多元族裔喜迎欢乐春节活动中展示中国书法作品。孟韬摄(新华社发)近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学生在中小学春节联欢节上体验中国书法。
参考消息网2月6日报道(文/陈钟昊 郭晨 杨淑君 汪海月)地标建筑亮起的“中国红”,唐人街上舞龙舞狮,粤语发音的“恭喜发财”……过去提到中国春节,不少外国人的印象停留于此。而在刚刚结束的乙巳蛇年春节假期里,更多外国人主动融入春节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春节文化的魅力。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金蛇狂舞,四海同春。连日来,中国驻多国使领馆纷纷举办活动,与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共庆佳节。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春节文化演出和庆祝活动接连上演,春节的喜庆氛围持续在世界多地绽放光彩。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吸引着世界目光,“圈粉”无数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过大年。连日来,多家外媒也关注到这一现象,并试图探寻背后的深层原因。美国“The Pinnacle Gazette”网站报道指出,随着春节的来临,中国已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