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邓龙辉 )如今,网络微短剧凭借快节奏、高密度、强情绪等“短小生动”的叙事特点,成为网络视听产业快速崛起的“新赛道”。5月16日,未央湖短剧拍摄基地举行“百剧共创‘未’计划”新闻发布会,将助力构建微短剧全产业链生态,进一步完善“影视+”产业链。
华商网讯(记者 陈叙言 刘超)一直以来,西安这座城市有诸多的标签,“千年古都”、“摇滚之都”、“文学重镇”等等,这些文化标签赋予了西安更深的内涵,也彰显着西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如今,随着短剧的发展,西安又有了新的称谓——“短剧之都”。
走进西安丰行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几间透明玻璃会议室里,大屏幕上播放着正在制作的微短剧片段,白板上的拍摄计划排得满满当当,工作人员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剧情和拍摄……2021年入局微短剧行业,西安丰行经历了行业从无到有的飞跃。
来源:【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初创企业一年推出17部爆款,上市企业视频团队人均月产能峰值436条,还有专业的拍摄基地、产业孵化基地为剧组提供一条龙服务……在持续火爆的微短剧市场,西咸新区微短剧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链条丰富,入区企业持续精耕细作实力出圈。
来源:【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虽然剧情‘辣眼’,但就是欲罢不能”“掉进一分多钟一集的微短剧‘坑’里出不来了”……短视频满足了人们碎片化时间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创造了一个潜力可观的新市场。截至今年3月,西安以4154家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二。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总裁,夫人已经在外面跪了三天了……”“我重生了,这一次,我一定要……”近期,剧情爽、节奏快、情节跌宕的短剧在社交平台接连出圈,引发了诸多讨论。它是年轻人的“电子榨菜”?还是资本的“吸金神器”?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进行了走访观察。
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计1100多年建都史的西安,自带历史文化的气质,留存众多古色古香的遗迹,沉淀无数值得诉说的故事,为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不竭灵感。20世纪80年代,发端于西安的西部电影亮相国际大银幕,为中国电影捧回众多国际奖项。
《全糖少爷1》海报 受访单位供图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二批推荐项目、短剧“繁星计划”重点扶持项目,5月28日,由壹线喜乐、西安曲江影视集团、环球壹线出品的短剧《全糖少爷1》在腾讯视频上线播出,并于当天在西安举行路演活动。
“千年古都”“文学重镇”“作家摇篮”“摇滚之都”……众多的称谓,彰显着西安这座城市深厚而又丰富的文化底蕴。2024年以来,西安又多了一个称谓——“短剧之都”。数据显示,2023年的全国微短剧中,西安承制团队的短剧作品占整个短剧市场爆款量的80%。
几十秒到十分钟左右不等铺垫少、反转多、剧情猎奇、爽点密集近年来,网络微短剧走红出圈成为了很多人的“电子榨菜”根据《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了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
9月11日,全国网络微短剧内容审核及创作提升专题培训班一行来到梦工厂影视基地、十里沣河影视拍摄基地,实地走访调研新区微短剧产业发展情况。全国网络微短剧内容审核及创作提升专题培训班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举办。
由老旧工厂改造而成的造梦工厂影视基地,提供道具、服装、置景等多种短剧制作服务。客户在造梦工厂影视基地内挑选服装一个剧组正在进行拍摄工作人员布置场景团队正在进行后期制作剧组在十里沣河影视基地拍摄近两年,西安悄然多了个称谓——“短剧之都”。
《顾太太,你的马甲掉了》《无双》《我在80年代当后妈》《极品家丁》…一时间,这些俗称“爽剧”的网剧接连出圈,“赚”足了流量和眼球,剧情短、节奏快、无限反转令网友直呼“太上头了”,成为年轻人“电子榨菜单”里的“新宠儿”。
作 者丨凌晨编 辑丨李博图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 梁远浩 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约60%的短剧由西安团队拍摄,早期甚至能占到八成以上。在DataEye此前发布的百强承制榜中,西安、金华和郑州包揽TOP3,其中西安占比22%,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