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末,中国决定从巴基斯坦引进4架二手“三叉戟”作为专机,“三叉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客机之一,也是中国拥有的第一批喷气客机。1970年底,“三叉戟”开始装备专机部队,它速度快、飞行平稳、噪音小、客舱恒温、卓越的安全性能,使“三叉戟”专机马上获得了中央首长的青睐。
参考资料:求实出版社,《建国后二十桩重大反XX案件纪实》P54~P74页此事牵扯面广,因此本厂长将分几段细细叙述——中国民航标志中国民航的三叉戟2E客机1983年5月5日10时47分,一架隶属于中国民航沈阳管理局第十飞行大队的英制霍克·西德利“三叉戟2E”型客机从沈阳东塔机场起飞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少数国家可以生产,中国的大飞机则全部依赖进口。
12月9日,央视新闻消息称,一架编号为B-919A的C919大型客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启航飞往上海虹桥机场,这标志着由中国商飞生产的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正式交付使用,这标志着中国民航首次拥有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
1971年9月13日零时32分,林彪座机三叉戟256号飞机在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向我国西北方向叛逃,飞行两个小时后,在蒙古国肯特省省会温都尔汗东北70公里的伊德尔莫格盆地坠毁。如今,33年过去了,当年散落在现场的飞机残骸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借鉴苏联模式,经过三年的恢复性建设与发展后,毛主席明察秋毫打造出改革开放升级版,及时制订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推进156项重点工程建设,以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罕见的速度,逐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到来,中国民航执管的苏制伊尔-14、伊尔-18、安-24PB以及英制“三叉戟”客机已经陆续逼近了机体寿命的极限,民航总局已经下令这些客机到寿后就退役,因此造成了中国民航运力的较大幅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