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民俗博物馆内,赵树宪老师的工作室小小的门帘在纷至沓来的游客面前,显得有些拥挤,常常有人要在门外等候。客人们无不被墙上的上百种植物花卉胸针首饰震撼,它们不仅汲取了传统植物的身姿色泽,而颜色形态还更加鲜艳、优美,鸢尾、紫藤、凌霄花、白叠子...
在南京老城南,有一条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巷子。这里坐落着清代最大的平民住宅——甘熙宅第,也是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所在地。70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树宪就在这里制作南京绒花。赵树宪在工作室制作绒花绒花,这项独具南京特色的手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武则天时期。
二十四节气非遗体验活动寒露·绒花活动时间10月13日 14:00活动地点中华艺术宫0米层外文书店参与人数10人参与方式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指导老师三人「绒花」谐音荣华,又称宫花、喜花,以桑蚕丝与黄铜丝为主要材料,通过修剪其造型而最终形成颜色鲜艳、造型逼真的各种花草、动物等。
大众网记者 王钦峰 通讯员 倪虹 青岛报道为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引导辖区居民感受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11月19日 ,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在大河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历史的衣橱” ——“飘飘两鬓如卧兔”古风头饰DIY文化“两创”活动,邀请中国传统服装设计师刘承娥担任讲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钱小萍设计的五彩翟鸟纹锦。今年9月举办的2025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久楷·边惠中”时装发布会上,模特在展示时装。新华社记者殷刚摄崔荣荣团队为“中法时尚之约:丝路遗产创新设计时装发布会”设计的“丝绸之路”礼服。
正月初六,走进西安德福巷,石板街上蒸腾着甑糕的香气。巷口朱漆门楣下,一簇簇嫣红鹅黄的绒花簪子在冬日里微微颤动,穿着汉服裙的姑娘俯身挑选时,鬓边步摇与绒花牡丹在风中相映成趣。此刻,巷子里不少游人都在一家非遗绒花的小店前驻足。
11月23日,“何以敦煌”艺术大展《一眼千年 梦回敦煌》“汉服周”主题观展活动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盛大启幕,18位敦煌使者身着敦煌研究院历时多年专业复原的壁画服饰,倾情演绎“走出来的敦煌壁画”服装秀,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跨越千年的顶级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