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到底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问题争论了几千年,到现在也没个定论。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那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人之初性善恶”!也就是说人之初既有“善”的地方,也是“恶”的地方。这不是调和论,这是有充分的生物学基础的!
如今能背诵三字经的人不多了,但是对于开篇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大部分人应该还是有印象,三字经是南宋时代的作品,但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概念来源于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孟子明确论述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一直一来主流文化宣扬的都是儒家思想,“人之初,性本善”,我是越来越觉得,“性本恶”才是人生具来的初态,那又为什么大多数人又心地善良呢?本人认为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比如道德,制度,法律的约束。如果没有这些约束,人心里的罪恶就会大于理智,人的本性就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