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夏秀琴 通讯员 丁敏婕 文/图11月21至22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洛阳汉服妆造惊艳亮相,并现场签约2000万元。本次大会旨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推动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
7月25日傍晚,着一袭汉服,撑一把小伞,漫步在汝阳县小店镇“七彩甜园”,步步生莲,宛若“仙子”降临人间。这样华美的“汉服妆造”给前来参与培训的小店镇学员带来前所未有的“国风”体验。小店镇学员身穿汉服,在“七彩甜园”体验“国风”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劳动力增收。
夜晚的洛邑古城灯火通明,青石板路被大红灯笼的余光染亮,一群身穿唐代襦裙、披着厚厚披风的年轻女生手持团扇,步履轻盈的穿过朱漆大门。不远处,有摄影师指导两个身穿汉服的小朋友调整姿势。镜头中,汉服与飞檐翘角的古城相映成趣。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洛阳市老城区的景点中随处可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今年春节假期,洛阳市文旅市场持续火热,迎来新春“开门红”。2月17日,记者从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春节假期,洛阳市共接待游客1113.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93亿元,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280.54%和345.
随着“国潮”流行出圈,一项新的职业“汉服妆造师”日渐火爆起来,许多从业者表示“根本忙不过来”,有从业者介绍“月入可达8000元”。“根本忙不过来”来自陕西西安的“95后”康敏是一名汉服妆造师,几年前,汉服还没有那么火热的时候,她就经常穿着汉服出门,那时还只是“小众”爱好。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朱娟】7月30日下午,由河南省顶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主办,郑州市实验中等专业学校承办的“非遗进校园暨中外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在郑州举办,多位外国友人在形象设计专业老师们的帮助下,体验了一次原汁原味的华夏非遗文化的魅力。
河南省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游客身着汉服参观游览。黄政伟摄河南省洛阳市中国国花园牡丹观赏区内,游客身着汉服在参观游玩。人民网记者 尚明桢摄河南省洛阳市中国国花园汉服体验馆内,游客在体验汉服妆造。黄政伟摄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国花园汉服体验馆内,游客在体验汉服妆造。
从零收入到日薪1000多元,李新敏只用了10天。本是全职宝妈,闲来无事参加了社区免费的“化妆”培训班,竟端上了“金饭碗”。“现在想来,社区‘早有预谋’。”李新敏说,“一天学8小时,不让带手机,严格得‘不正常’。结业当天,合格的人直接被带去急缺妆造师的汉服店参观,当天拿证当天上岗。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通讯员 刘青6月26日,记者获悉,隋唐洛阳城景区推出“隋唐洛阳城汉服周”系列活动,6月26日至6月30日,游客身穿全套传统汉服及完整妆造即可免费游览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如今,“汉服打卡隋唐洛阳城”成为一种“国风新潮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陈萌萌 通讯员 夏天/文图8月4日晚,夏邑县长寿广场热闹非凡,“锦绣华裳”第二届汉服模特大赛正紧锣密鼓进行。经过紧张的角逐,最后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和网络人气奖2名。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74】 敷粉、施朱、画眉、点唇,穿上大袖衫,戴上金步摇……在洛邑古城一家汉服体验馆,经过精心装扮,原本一身潮牌的安徽游客赵盈,成功变身“大唐公主”。“随处可见的古建筑,与汉服完美适配!”赵盈朋友圈的自拍,得到众多好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