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1月20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夯实‘三农’基本盘,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科技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4年在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2025年又将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学习二十大精神时,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叠加的‘并联式’发展之路。”
来源:科技日报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12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李江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等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围绕种业发展、农业设施化机械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我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支撑,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切实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做好农业现代化这篇大文章。
人民网昆明10月18日电 (记者刘怡)10月17日至20日,全国农技协基层科普组织交流观摩活动暨2023年第六期农技协改革发展论坛在云南省安宁市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中国农技协主办,云南省科协支持,云南省农技协和安宁市委、市人民政府承办。
光明网讯(记者 张诗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纵观全球,农业强国必是农业科技创新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讲话精神,也在我市广大农业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今后将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贡献度,打造城乡融合泉州样板。吕美琴是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一名农艺师,也是一名科技特派员,专门研究大豆遗传育种与栽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加速推进,取得历史性成就。在种子、耕地、农机装备、生物安全、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大突破大跨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4.5%增至2023年的63.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和紧紧依靠农业科技进步。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奋勇登攀,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标题:以科技创新强劲驱动农业现代化【专家视点】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正深刻改变着我国农业的面貌,让人民的饭碗更稳,菜篮子更丰。202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石。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2024年12月底,由中宣部组织的第四批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活动圆满结束。此次调研深入湖南、浙江、河南三省,聚焦农业,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千万工程”以及乡村振兴等多个重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