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文学家早期的火星观测、推理和猜想 在古代,人们只能用肉眼观察火星。直到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虽然这台望远镜口径只有2.5厘米,但它开创了人类用科学仪器研究火星的先河。同一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计算出了火星轨道的形状。
新华社南京1月10日电(记者王珏玢、邱冰清)地球的“邻居”火星将于1月12日运行至本轮会合周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届时,公众可以目睹近两年中最近、最大的火星。当天,火星与地球大约相距0.642个天文单位,约合9600万千米,视星等约为-1.
变“大”的火星 图源:StarWalk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1月16日起至春节期间,夜空将上演精彩的火星冲日奇观,这颗夜晚中第三亮的红色星球将位于双子座与巨蟹座之间,成为天空中最“火”的星。借助天文望远镜,还能看到火星的极冠、沙丘、山脉和峡谷等罕见目标,是观测火星的绝佳时机。
可惜的是,虽然望远镜的口径越来越大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但我们仍然无法看到任何一颗系外恒星或者行星的细节,除了太阳之外的任何一颗恒星在望远镜看来都是一个没有任何细节的亮点,别说恒星周围的行星了,就连恒星的圆盘状都看不出来。
海报制作:冯娟星空有约|当彗星与火星“拥抱”,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期,C/2022 E3彗星备受关注。天文预报显示,2月11日这颗彗星将与火星“擦肩而过”。这两个天体在星辰大海中“拥抱”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感兴趣的公众不妨“拭目以待”。
合影啦!火星将与月亮“同框”近期,火星的亮度日益增加,越来越适合观测。天文科普专家介绍,11月20日晚,火星将与月亮在巨蟹座中“邂逅”。如果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公众可凭借肉眼或小型望远镜在东南方天空观赏这幕“星月对话”。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地外行星,呈红色,我国古人称之为“荧惑”。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8月的“星空舞台”又要推出一幕“大戏”了。15日凌晨,火星、木星极近,上演“星星相吸”。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这是一次非常适宜观测的天象,不要错过。漫画制作:胡彦竹如果天空中两个天体在某一时刻靠得特别近,具有相同的赤经或黄经时,便可以被称为“合”。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11月11日电 (记者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1日消息,当晚火星合月将亮相天宇。届时只要天气晴好,公众通过肉眼就能观测星月相伴的天文美景。红色火星与一轮明月相互辉映,齐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