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样一位天才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特点,那就是他平日里总是不修边幅,也不懂得树立起自己的个人形象,并不是说他很邋遢,而是因为他想节约更多的时间用于研究,曾经居然嫌弃理发耽误时间索性就不剪头发了,这样的形象以至于他在44岁的时候还没有女朋友,那陈景润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1978年我在上高二的时候,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念了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哈猜想》,这是徐迟老师写的报告文学,里面的主人公是陈景润,文章介绍了陈景辉在逆境中,在身体极度虚弱的状态下,终于证明了1+2,离哥德巴哈猜想的1+1又进了一步,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当时我们听得热血沸腾,立志要向陈景润学习,可是造化弄人,我长大以后搞了别的专业,而陈景润那颗金子却深深在我心里闪光。
#我眼中的中国科学家#陈景润——站在数学金字塔上的人近代以来数学巅峰人物1966年5月他证明了命题“1+2”“1+2”是哥德巴赫猜想的一种表示形式指的是任何一个偶数都可以分解为一个质数加上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的数字。
在一般人眼里,学历等同于能力,招聘工作需要能力强的人,而能力不是一时半时就能看出来的,只好先看学历及证书,一般情况下,学历等同于能力。但是,现在学历有些“泛滥”,有学历而没能力或能力不强的也不在少数,因此学历不能等同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