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
□记者 朱艳霞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通过一揽子政策举措,系统化、前瞻性破解新能源车险投保不畅、保费较高、承保亏损等问题。
新能源车险投保难、投保贵怎么办?金融监管总局、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综合施策促进新能源车险降本增效,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意见》对买车投保有哪些影响?新能源车险新政策要点有哪些?
电动车是我国很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保有量上与汽车是不相上下的,两者在管理上也日趋完善,机动车在考驾照、上牌和买保险上都有明确规定,而电动车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管理形势越来越严峻,因此电动车在驾照、上牌和保险上也都相继有了更为准确的规定,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了解一下新出台的有关电动车、三轮车买保险的相关规定。
本报记者 冷翠华“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新能源车险发展难题有望缓解。日前,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下发了《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根据《意见稿》,政策实施时间原则上不晚于2024年6月1日。
1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个新能源车险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在促进新能源车险价格与风险更为匹配的同时,推动实现愿保尽保。
央广网北京1月25日消息(记者韩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将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
羊城晚报讯 记者程行欢报道:保险贵、不敢修、续保难,一直都是困扰新能源车主的重要问题。24日下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一揽子政策举措。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黄光红1月2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稳妥优化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研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等一揽子政策举措。
证券时报记者 韩忠楠自2020年实施车险综合改革并推出新能源车险专属产品以来,我国新能源车险业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最新政策,进一步推进新能源车险供需两侧改革。
金融监管总局1月24日消息,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近日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旨在化解出险率和维修成本较高、新能源车险经营持续亏损等阶段性矛盾和问题。
本报记者 陈晶晶 广州报道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
部分新能源车险投保难问题有望缓解。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向财险公司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要求财险公司对于新能源车交强险不得拒保,商业险愿保尽保,不得在系统管控、核保政策等方面对特定新能源车型采取“一刀切”等不合理的限制承保措施。
中新经纬4月22日电 (李自曼)近日,中新经纬从两家保险公司获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部门向机构下发了《关于推进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从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机制、提升行业新能源车险经营水平等方面作出部署,拟扩大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