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3月26日讯“武汉是我国器官移植的发源地。武汉人敢想敢干,我对武汉的发展,一直充满信心!”这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洁夫近半年来第二次来汉参加学术交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周睿 蒋涛谦6月26日,中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一行在湖南医药学院党委书记张在其、校长何清湖、怀化市卫健委主任谭力铭、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张光慧等陪同下,莅临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指导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洁夫:市场化or政府主导?医改反复在抉择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原副部长黄洁夫。南方日报供图[关于目前的医院体系]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医院都是国有医院,病床占有率超过90%,医疗服务与产品价格都是政府管制。
昨日,新京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新京报记者 李丹丹 摄黄洁夫或许是医卫领域中最忙碌的退休高官。他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也是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常务会长。每个头衔背后,都是这位70岁老人为之奔与呼的公共事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视频拍摄/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石视频剪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绮静Transparency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在2023中国生命科学大会上呼吁,《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是2007年出台的,早都应该出台人体器官捐献
阅读提示:“我碰到过最剧烈的一次,是在2014年,一个14岁的孩子,已经是脑死亡,没有任何机会了,当时协调员就跟家属说,你们的家属已经脑死亡了,有没有器官捐献的意愿?家属一下子就围过来情绪激动地说:怎么就说没有救啦?我们还要尽力救呢!
你了解器官移植吗?中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因器官功能衰竭等待着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万余例。经过各界人士尤其是医务人员、协调员多年的努力,中国人的观念已发生了可喜变化。近日,首次针对器官捐献和移植的公众教育宣传活动“阳光下生命的延续”在广州启动。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杨静):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现任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接受记者采访,就“黑诊所”屡禁不止以及器官移植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黄洁夫表示,当前我国器官移植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经济因素和医生资源的匮乏。
黄洁夫说:“我是肝胆外科的,在临床上,很多小的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肝上的血管瘤对人是无害的,70%的胆囊结石是无症状的,医学上称为‘安静的石头’,并不影响健康,但是现在只要进了医院,一般都要你去做手术。
如今,黄洁夫已迈入古稀之年,一个怀化洪江普通家庭的孩子能迈入仕途,历任卫生部副部长、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位至正部级,那个单纯的环境里所培养出来的品质,令其更独善其身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每当黄洁夫回想起那段生活在湖南怀化洪江古商城的时光,记忆都像是隔了一层朦胧细纱,禁不起风的吹拂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