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了出师表,感叹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丞相忠义千秋,值得后人敬仰学习。为了国家统一,丞相不辞辛苦,六出祁山,北上伐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最终未能完成夙愿,但诸葛精神一直深远影响着后人。下面一起来读一读吧。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独乐园图局部丨寻觅千年经典,感受国学魅力汉献帝刘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东汉时代正式结束,三国时代正式开始。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蜀”,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获”,平息了南方的叛乱,稳定了国内的形势。建兴四年(226年)五月,四十岁魏文帝曹丕因病英年去世,他的儿子魏明帝曹叡匆忙继位,魏国局势处在动荡不安中。
应网友要求,今天更新的《出师表》不仅有拼音,还增加了译文。我之前听说过一个故事,某位作家的文章被用来作为阅读理解,有学生把这些题发给了作者本人,最终结果是5个题错了2个,按数量来算,作者本人也就刚刚及格。
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蜀汉已从夷陵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呈现兴旺景象。当时诸葛亮已经为出师伐魏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包括派邓芝出使吴国,劝其与曹魏断交,再次与蜀国结盟,取得一个外交上的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