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三六九,往外走”,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归乡的人们再度踏上行程。全国铁路和公路都进入返程客流高峰,在人潮涌动的车站里、在川流不息的高速上,我们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行囊,无论是行李箱还是后备箱,都装着沉甸甸的爱和期待。返程的行囊里装满了熟悉的年味。年味是什么?
近日,在中江县永安镇永安村6社,詹玉发、唐芳两家人结伴而行,踏上返岗上海的路途。这次回家,家乡的变化让她很惊喜,“我家门外以前是泥巴路,这次回来,水泥路居然通到家门口了,变化非常大!这次路还没走熟,我们又要返岗了……”
红网时刻新闻1月28日讯(通讯员 张潇悦 李秋燕)1月27日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许多回家探亲的游子纷纷背上行囊,踏上去往他乡的旅途,行囊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家乡特产,这也是长辈们满满的牵挂和沉甸甸的爱。
有了交通部门的有力保障,返程的路途更加畅通。踏上归途,开启新一年的奋斗征程,大家返程的行囊里都装了啥?龙年又有什么新目标?跟随我们的记者一起去看看。 旅客 房先生:回徐州,我们来探亲。我是四川的女婿。记者:我看这么多行李都是带(回去)的吗?
央视网消息:临近假期结束,不少人陆续踏上了返程之路。1月30号,《晚间新闻》节目曾经报道过一对东北父母驱车3千公里,穿越大半个中国,来重庆陪女儿女婿过年的故事。当时,老两口的后备箱里装满了家乡的年货。有人说,后备箱一开一关,又是一年。这个春节这家人是怎么过年的?
春节假期结束,很多人又将离开家乡,返回工作岗位。临别之际,亲人把牵挂装进了行囊里。 旅客:这是我回老家宜宾,姐姐、妈妈拿的(东西),鸡肉、馍馍、花生、叶儿粑、鸭肉,(家人)亲自给我们做的。旅客:腊肉,我妈他们拿的,屋里老家喂的有猪。旅客:我儿子在成都。(这桶油是给儿子带的?
胡先生向记者展示“妈妈牌”辣椒酱。(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摄) 连日来,不少人踏上返程之路。记者来到厦门北站走访看到,返厦人群都提着大包小包。他们的返程行囊里装了不少家乡土特产,有老母亲亲手制作的辣椒酱,有地瓜干,还有土鸡……这些“特别行李”背后,更多的是家人的不舍与满满的爱。
春节假期即将告罄,归家游子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陆续踏上返程旅途。有一种爱,叫“父母装的行李箱”,沉重的行囊,是看得见的故乡、品得到的乡愁。请跟随新华社小姐姐的镜头,走进新疆克拉玛依市的火车站,看看旅客们沉甸甸的行囊里有哪些被爱点缀的家乡风味,听听他们的春节故事与新年心愿。
春节假期结束归家的游子们踏上返程路与之同行的是鼓鼓的行囊有一种爱叫春节返程的行李箱不过在这座火车站人人都提着白色泡沫箱这是什么操作? 近日,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在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丹东站,旅客用泡沫箱携带家乡特产出行的画面吸引众人目光,甚至冲上热搜。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