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甘肃社火“醉关公”表演首次走进青海西宁,吸引民众前往观看。图为民众(右一)体验挑扁担扭秧歌。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图为社火表演者与民众现场互动。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图为“醉关公”小林子(右二)社火表演中。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图为“醉关公”小林子社火表演中。
中国社火看西北,西北社火看甘肃,甘肃“醉关公”火出圈了,网友是看了又看。本来原计划关公是走另一边路线,可谁知“关公”喝了一瓶白酒后,自己改了路线,众人跟着“关公”一路来到了关公庙,只见“关公”拿起黄裱纸烧了起来,当“关公”烧起黄裱那一刻,仿佛看到真的关公在世!
国粹永传乡土人情,民俗文化彰显勇朴传统。甘肃民间艺术“醉关公”的社火活动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扮演者小林子也因此声名鹊起。“醉关公”这个独特的非遗民俗,见证了西北乡土的朴实浑厚,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小林子几十年如一日扮演“醉关公”,用心演绎让这一民俗热度不减。
每年的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全国各地都有社火表演的传统,但因为疫情停办了几年。兰州社火中的踩高跷总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项目,主要是高跷高,有2米左右,高跷一般是木制,甘肃的兰州、定西、天水这些地方都有这样的表演形式,踩在2米左右高的高跷上,离地六尺,本来就不是胆小之人可以做到的,更加上表演者要踩着高跷在路上行走,有时一天要走几公里,还要有挥刀舞剑、甩臂抖身的一些动作,要表现出气势和美感来,这对于身体协调性和体力要求都比较高,所以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关公赐你一点红,岁岁平安百病除!如果你是甘肃人,那你是否还记得自己还是孩童时候的时候,在关公的袍下钻过?是否还记得,哭啼着被“醉关公”抱在怀里点过红?最近甘肃社火上,“醉关公”的表演火出了圈,扮演者小林子精彩演绎“醉关公”被拍摄成视频,发布在网上,让全国各地的网友开了眼!
资料图片资料图片资料图片半城锣鼓一城人,社火满街争闹春。“醉关公”“烟斗大叔”“和政妖婆”……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春节,甘肃社火扛起了春节活动大旗,通过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加持,出现了现象事件和人物,妥妥地占据了“C位”。
这个春节,潮汕英歌舞火遍全网,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西北社火小林子背纹睁眼关公,豪饮3斤白酒,单刀赴会关帝庙更是让无数老百姓动容。家传三代扮演关公他叫段国林,甘肃兰州人,今年36岁,6岁学高跷,16岁开始演关公,他的父亲、哥哥都曾是关公的扮演者,现在轮到他继续传承。
牛站村地处甘肃、青海两地,自古是商旅、兵家通道的连接处,在黄河支流大通河的西岸,是进入青海、西藏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这里是重要驿站,是少数民族商贸、文化交流交融之所,由于各民族在这里混居、交往、融合,因此形成了多元而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春节期间的社火文化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再加上社火表演又是春节期间比较重要的社交、娱乐活动,因此当地群众非常喜爱参与。
恭贺新春 巳巳如意在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上,有一种古老的民俗艺术,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凝聚着百姓的情感,它就是青海社火。它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青海人民的生活百态,也似一首激昂的乐章,奏响新春的欢乐旋律。当春节的钟声敲响,青海大地便被社火的热闹氛围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