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比乾隆小三十九岁,钮祜禄 氏,满洲正红旗人。他的父亲任福建副都统。和珅十岁左右, 有幸进入皇宫里的咸安宫官学,学习儒家经典和满、蒙文字, 受到良好的教育。乾隆三十五年(1770),他二十一岁参加顺天 府乡试,没考中举人。
乾隆三十四年,这个满洲正红旗的破落贵族子弟,凭借在銮仪卫当差时偷学的满汉蒙藏四语技能,成功在皇帝面前上演“御前显圣”:某日乾隆用《论语》训话,随口背了句“虎兕出于柙”,全场侍卫懵逼之际,唯有和珅扑通跪地,声泪俱下接出“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一提到和珅大家都能联想到他是个贪官,清朝最大的贪官,嘉庆帝从他家抄了八亿两白银。可是刚步入仕途的和珅并非就是一个贪官,他曾是一个励志的典范,可惜随着官越做越大,和珅也身不由己了,后来他又帮助弟弟和琳不断高升,兄弟两人一文一武,成为乾隆帝倚重的左右手。
和珅从一个科举失败的文人,用了仅十年的时间,成为了乾隆皇帝身边首屈一指的红人。《清史稿》和《清实录》都记载了和珅的家产,据说嘉庆四年,嘉庆皇帝革了和珅的职之后,从他家搜出了3.2万两黄金300多万两银子,由此可见,和珅到底有多贪心。
作为史上巨贪,和珅少年时期因为父母双亡,家境极为潦倒,他之所以能够受到乾隆的重用,固然有其自身才能的原因,但同样与乾隆年间的用人原则息息相关,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和珅之所以能够坐稳位置,竟然是因为其屡次肃贪所展现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