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6日讯(记者王娟)拥有400年历史的汉剧在全国流布甚广,影响着湖北、湖南、广东、福建、陕西等多个省市的剧种发展。8月25日晚,由广东汉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创作演出的大型新编剧目《章台青柳》在湖北戏曲艺术中心上演,别具一格的唱腔让江城戏迷耳目一新。
作为岭南文化的一张名片,广东汉剧大气典雅、声名远扬,绽放美丽三百多年,流传了许多经典作品。秉承“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理念,近年来,广东汉剧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在传承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更好地走向了世界。
9月24日,由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与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联合创排的广东汉剧《章台青柳》在广州上演。此次演出是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舞台艺术精品巡演”之一,也是中国剧协庆祝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创办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客名君按:客名堂第一本文化著作《寻味客家》11月18日正式出版之后,作者陆续收到许多关心和支持客家文化的朋友们、乡贤们的热烈反馈。近日母校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校友孔俊彬同学、陈永深师弟将《寻味客家》捐赠给教职员工和各班分享,让作者备受勉励。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丘锐妮8月18日晚,随着一阵悠扬的音乐声,大型新编广东汉剧《章台青柳》在梅州市亮胜客家艺术中心上演。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广东汉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仙花领衔主演柳如是一角。
广东粤剧界创作粤歌《共镇华夏关》,全球粤剧和粤曲界群星创作粤歌《大爱的战歌》,广东粤剧院创作粤歌《生命花开》,广东潮剧院创作战疫潮剧组曲《科学防护记心中》《致敬白衣逆行者》,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创作汉歌《万众一心壮志酬》《归来无恙》,广东省话剧院创作诗朗诵《我在您身边》《终会迎春来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杨苑东 汤小婷图/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广东歌舞剧院提供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精彩持续。11月26日、27日晚,新编广东汉剧《王昭君》、舞剧《岭南秋雨》在羊城分别上演。
2023年5月25日至27日,“岭南一枝花·无埔不成汉——广东汉乐传习、展演、交流”活动在星海音乐学院举行。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汉乐(汉剧)代表性传承人罗启煊、刘铨玙、廖绍明受邀参会。
9月24日晚,广东汉剧《章台青柳》在广州演出。该剧改编自刘斯奋先生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白门柳》,由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李仙花领衔主演,把柳如是这个人物形象演绎得生动、立体,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近日,“一枝清采——杨秀微广东汉剧经典唱段”CD专辑由中国唱片(广州)有限公司正式出版发行。杨秀微,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梅州市文联副主席。
4月14日下午1时(毛里求斯当地时间上午9时),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与毛里求斯中华文化艺术委员会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牡丹剧场共同举行“广东汉剧海外(毛里求斯)传承推广中心”战略合作协议线上签约仪式。毛里求斯路易港市签约仪式现场。
中国戏剧艺术是我国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绚丽瑰宝,作为古老剧种的汉剧,竟然有湖北武汉汉剧与广东汉剧两个同名同姓的剧种,大家知道,武汉流行讲武汉话,而广东汉剧则流行于梅县和大埔等客家地区,请问:这两个同名同姓却又在不同方言区存在的戏剧有什么血缘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