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节假日或是太湖特色农产品上市的时候,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入西山岛,太湖大桥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堵点”。堵来自各地的私家车排成长队,通过长7公里的三座桥用了一个多小时。曾经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在太湖大桥的这头,我在太湖大桥的那头。这样的苦日子,即将一去不复返啦!
(记者 周伟蔚)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开车进入太湖西山岛的市民都惊喜地发现:太湖大桥复线2号、复线3号桥已经可以通车了,这使得进入西山岛的通行速度大大提高。不过,记者昨天从大桥施工方处了解到,复线桥建设尚未完全完工,仅是在小长假三天里临时启用,目前又恢复封闭施工状态。
点上方"说苏"可与说苏先生交流!空闲时,最喜欢到苏州太湖兜兜风。最近发现,苏州太湖大桥复线工程进展神速。太湖大桥复线二号桥,五跨连续梁中跨合龙,标志着复线二号桥主体工程顺利完工。看来,明年顺利通车一点没问题。这真是极好的!进出西山岛的瓶颈,终于可以基本解决了。
西山岛是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水光山色,妩媚多姿,太湖大桥则是连接西山岛和苏州市区的交通要道。金庭镇居民徐洁明介绍,这张照片是以前太湖大桥老的第一座桥,这座桥是两车道,当时进出岛都是要通过这座桥,没有非机动车道,一到节假日非常拥堵,像枇杷季的时候,在离桥还有三、四公里的样子就开始堵车了。
每年一到太湖特色农产品上市的时候,各地的游客纷纷涌入西山岛,由于太湖大桥是进出西山的唯一通道,这里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堵点”。7公里的路开上一个多小时也不是没发生过。而随着服务年限的增加,这座从1994年建成通车的太湖大桥也到了需要全面整修的时候。
太湖西山,坐拥湖中群岛、湖湾山水、山中坞谷、山顶峰峦四个风景层次。登巅俯视太湖,沐日浴月,烟雾无际,美不胜收。而在那浩淼太湖之上,一座连拱桥轻划水面,未曾泛起点滴涟漪,别有一番风味。这是西山太湖大桥,是进出西山岛的交通屏障,它承载了多少苏州人的快乐记忆。
西山岛是我国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岛屿,水光山色,妩媚多姿,太湖大桥则是连接西山岛和市区的交通要道。随着来往车辆激增,太湖大桥一度拥堵不堪。十年前,太湖大桥开启复线工程,姊妹桥的通车,让出行更便利,也架起了当地百姓的致富路。
近日,苏州一套《新闻夜班车》栏目播出“光影·十年间”,为我们讲述太湖大桥的故事。直到1983年,才开通东西山之间的登陆艇轮渡,至20世纪80年代末,镇夏、元山、水泥厂等地建成登陆艇码头6个,登陆艇8艘,总载重量440吨。
明天(10月25日),太湖大桥建成通车刚好30周年。三十年风雨如磐,大桥横跨太湖,从一座单线桥到复线延展,见证了西山诸岛的沧桑巨变。从童年随父母跨桥卖橘子的女孩,到如今回村建起合作社的创业者,西山岛民黄雁萍的人生与太湖大桥紧密相连,记录下时代赋予个体的机遇与希望。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同,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建久安之基,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很多年前苏州西山一直是太湖中间的一个岛,岛上的居民一直过着封闭的生活,岛上虽然有原生态的湖光山色美景,但是由于交通不变很多苏州市民都没有去过西山,每天的渡船只有几班在固定时间摆渡,错过了就只能自掏腰包搭乘机帆船来回,不安全又不规范。
热烈奔跑的上世纪90年代无论是《繁花》中的上海还是我们身处的吴中一切都是崭新的一切都开始腾飞……思潮澎湃之下让人不禁回想在那个乘风破浪的90年代吴中又是什么模样?▲还记得80、90年代热销全国的骆驼牌电风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