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并未有大体积小行星来撞击地球,偶尔被报道的陨石袭击,也大多是掉在了荒郊野外,从来没有哪颗陨石掉在过人口密集区域,但科学家们都明白:现在安全不代表永远安全,只要人类还在地球上生活,那么类似6500万年前那样的小行星早晚会再撞上地球。
不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日,来自西方国家的联合科学家团队,在从地面很难观测到的第四或第五的拉格朗日点上,发现了一颗“地卫二”的存在,经过初步的电脑模拟分析,这颗名为2020 XL5的小行星,它已经围绕着地球公转至少1000年的时间了。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天文学论文,研究人员报道了环绕小型主带小行星(152830)Dinkinesh的首个经确认的相接双卫星(两个天体紧密连接)的观测结果。
文|浩源9月29日到11月25日,地球迎来了一颗新的“迷你卫星”——编号2024 PT5的小行星。这是一颗被地球从Arjuna小行星带捕获的小行星。这些在太空中漂浮的小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与到地球的距离差不多,所以有时会被地球的引力捕获。
这项研究发表在2月1日《 自然-通讯》杂志上,标题:Orbital stability analysis and photometr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econd Earth Trojan asteroid 2020 XL5。
我们所处的太阳系是个大家庭,除了我们最熟知的行星、卫星等,太阳系还有一种天体,那就是小行星。它是太阳系原始星云在长成大行星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也被称为太阳系建筑大厦的砖石。它的数量巨大,时不时还会与地球“擦肩而过”。
新华社 | 作者 郭爽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最新发表一项研究称,数值模拟显示,已陪伴地球“共舞”近一个世纪的地球准卫星——近地小行星“振荡天星”可能来自月球。这颗小行星2016年被位于夏威夷的一台小行星观测望远镜发现。大约一半时间,它比地球更靠近太阳,另一半时间则距离太阳较远。
2022年9月27日,在太空中飞行了10个月的一架航天器突然撞上一颗小行星,葬身太空。这次撞击并不是航天器故障引发的事故,而是人类首次主动的行星防御演习,其目的是测试一种防御方法——通过航天器的自杀式撞击,偏转未来可能会威胁地球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