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8月27日刊发记者向家莹采写的文章《央行密集提示风险债券市场现调整》。文章称,债券市场近期引发广泛关注。近段时间以来,央行多次向市场“喊话”,提示长期国债收益率风险,避免市场形成单边预期,并已开始对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风险敞口进行压力测试。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地推出政府收储房源的大背景下,相比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本次报告不仅提及“房”字频率大幅上升,从26次攀升至119次,更是专门设立《支持住房租赁产业可持续发展》专栏,明确表示租金是印象住房价值的核心变量,并指出租赁住房收益率未来有望高于多数资产回报率。
可惜了上午利率债大涨,午后央妈再次喊话,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幅度缩小。早在二季度报里面央妈便对2.20%不太满意,认为:“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2.2%关口,创 20 年来新低,已明显偏离合理中枢水平”,这一波收益率也就上行到2.250%,之前阳光个人判断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的短期区间在2.1%-2.3%,所以虽然今天债市有企稳迹象,但是短期博弈仍需慎重,不排除再次出手的可能性,债基求稳配置稳健一些比较好,或者再观望一下。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今日发布评论员文章《促进债券市场在规范中健康发展》称,央行从宏观审慎角度出发持续关注并提示债券市场风险。国债期货午后涨幅收窄,截至发稿,30年期主力合约涨0.57%,早盘一度涨约1%;10年期主力合约涨0.24%,早盘一度涨近0.4%;5年期主力合约涨0.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广受关注,央行多次就长债收益率问题向市场提示风险,投资者也更趋理性。我国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是实体经济的重要融资渠道。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债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今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牛市特征明显,部分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短期内大量增持长期限债券。为此,央行通过多种渠道多次警示债市风险。央行在担心什么?中小金融机构爆买长债有何风险?央行一边提示风险,一边降息,这矛盾吗?记者采访了部分业内权威专家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