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10年来,累计调水超过767亿立方米,相当于调出5000多个西湖水量,惠及沿线45座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85亿。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12月12日,南水北调全面通水十周年。十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给北方调来了多少水?水都去了哪里?跟随总台CMG虚拟小船,开启“南水”北上之旅。
12月12日,南水北调将实现全线通水十周年。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经河南南阳、平顶山等8个省辖市,长达731公里,累计向河南供水超237亿立方米,支撑河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12月12日,南水北调将实现全线通水十周年。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经河南南阳、平顶山等8个省辖市,长达731公里,累计向河南供水超237亿立方米,支撑河南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2024.03.12要闻热点南水北调中线完成2023至2024年度冰期输水据水利部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消息:近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3至2024年度冰期输水工作结束。自2023年12月1日冬季冰期输水以来,中线工程累计向沿线供水16.
来源:新华社东线泵站提水,中线巨槽输水。总长2899公里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犹如两条巨龙,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穿过京津冀豫苏鲁皖7个省份,将南水送达北方。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
原标题: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累计调水超七百六十五亿立方米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新时代画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要在全面加强节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前提下,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
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到目前,工程已累计向北京调水超过了106亿方。十年间,奔流不息的南水给首都北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北京又是如何将这一宝贵的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一起来看南水是如何重塑北京的水资源格局。
来源:【中国城市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黄工程景观鸟瞰。南水北调集团新闻宣传中心供图“10年前,烧水壶中总有一层厚水垢。现在水垢少,拿手的排骨莲藕汤也更鲜美了。”谈到水质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北京市丰台区居民李先生深有感触。
昨天(27日),南水千里奔袭到达了北京市团城调节池,标志着北京水资源利用开启了新篇章。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利用“南水”超106亿立方米,首都水资源供需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
央广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记者刘梦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水利部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通水以来,工程运行安全平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日益显著。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相关负责人公布,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来,截至今天,工程已累计调水超767亿立方米。●沿线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显著提升。●工程供水区域不断延伸,惠及45座大中城市1.85亿人。
今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全面通水10周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截至11月,累计调水765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85亿。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次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水汩汩,奔涌北上,润苏北、济齐鲁、惠冀豫、通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