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都江堰市、上海市(区)两地民政局、福寿园国际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众多爱心企业的公益人士,上海4所高校师生代表等,于9月10日齐聚上海福寿园,举行“上海奶奶”沈翠英安葬仪式,共同缅怀这位沪上知名慈善公益人士的慈善之路及情怀。
“亲爱的家人们,朋友们,大家好!离开大家快一年了,能用这种方式和大家重聚,我很开心……”2024年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被人们亲切称为“上海奶奶”的沪上知名慈善公益人士沈翠英,正式安葬上海福寿园。在纪念活动上,沈奶奶的数字人形象与现场的亲友、嘉宾“隔空相见”。
沈建美老人。 本文图片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据“上师大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消息,2024年2月18日下午4时22分许,原二战时期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沈建美老人在湖南省长沙县逝世,享年94岁。
原创 上海徐汇 上海徐汇来自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都江堰市、上海市(区)两地民政局、福寿园国际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众多爱心企业的公益人士,上海4所高校师生代表等,于9月10日齐聚上海福寿园,举行“上海奶奶”沈翠英安葬仪式,共同缅怀这位沪上知名慈善公益人士的慈善之路及情怀。
来自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都江堰市、上海市(区)两地民政局、福寿园国际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众多爱心企业的公益人士,上海4所高校师生代表等,于9月10日齐聚上海福寿园,举行“上海奶奶”沈翠英安葬仪式,共同缅怀这位沪上知名慈善公益人士的慈善之路及情怀。
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被称为“上海奶奶”的沪上知名慈善公益人士沈翠英,正式安葬上海福寿园。为缅怀沈翠英对慈善事业的贡献,传承其慈善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由上海福寿园雕塑设计师团队创作的纪念碑同时揭幕。
“你,你说什么?沈奶奶已经去世十多年了?”张焱这下更迷惑了。“所以你要是想骗人,最好还是找个好一点的借口,我不希望有人拿我母亲的名义来骗我,趁我现在还没有发火,你赶紧走吧。”林浩神色不悦,明显把张焱当成心怀不轨的女人了。“等等!”张焱咬牙。
日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工作人员在湖南新确认3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她们分别是101岁的方奶奶95岁的欧奶奶91岁的沈奶奶日军入侵湖南时她们均被日军抓走被迫沦为“慰安妇”方奶奶1939年在生完孩子后还未出月子就被日军强掳走等她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章然 通讯员 褚舒婷杭州萧山城厢街道潇湘社区和邻居老年日托中心建在半山腰上,去中心的路上,要走过一条长长的上坡路才能到。53岁的顾根娣走这条路已经三年了。有时候,她还要扶着91岁的饶奶奶和89岁的沈奶奶一起走到中心。
今日大寒。曾经有一部“慰安妇”题材电影《大寒》感动了无数人,此后,每当这个节气,就会想起她们——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者。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内的“慰安妇”群像“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实施的一项侵犯人权的制度,是有组织的国家犯罪。
日前,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工作人员在湖南 新确认3位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 她们分别是 101岁的方奶奶、95岁的欧奶奶、91岁的沈奶奶。日军入侵湖南时,她们均被日军抓走,被迫沦为“慰安妇”。
“我们年纪大了,不好做主了。”近日,由SMG纪录片中心推出的《前浪》颇受好评,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上海的老年人,用独立的七个故事展现了真实的老年生活图景。沈奶奶是第二集《爱人》的主角,她的丈夫陈爷爷身患阿兹海默症,认知能力下降,时常出走,家人因为无休止的照护重负而濒临崩溃。
3年前,《新闻透视》曾探访过一个位于福州路上只收现金的公共传呼电话亭。守着这间被称为“上海滩最后一个公共电话亭”的,是一位老人,她的名字叫做沈玉琇。在2024年,她将正好度过80岁生日,而她和电话亭的相伴也正好30年。老人因何坚守,这一个特别的年头,她有什么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