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关于义务教育是否延长的问题,依然是讨论的焦点。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来源:经济日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为教育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国民教育水平显著提升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约80%的人口不识字,教育基础极其落后。
今年两会期间,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谈到了义务教育学制的改革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建议,进一步降低家庭养育成本,降低教育费用,缩短中小学教育时间,实施十年制义务教育。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提出将12年基础教育缩短到9年,实现19岁大学毕业。
法兰西学院,是1795年成立的法国独具一格、世界闻名的学术机构。在这个学院里,哲学家、诗人、历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雕塑家、画家、音乐家等等,他们齐聚一堂,共同完善人类的艺术和科学事业,因而他们可以相互称谓同僚。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我国教育发展也经历了百年之变,从抗战时期的烽火狼烟、水深火热,“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到建国后开展“推行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到配合国家“一五计划”,开展院系大调整,再到恢复高考,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增速提质,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普及化,到如今,我国已经实现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为迈向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不少网络平台都在传“国家将把普通高职纳入义务教育,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让不少家长信以为真。对此,教育部公开回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我国教育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个人中有8个是文盲,到改革开放之初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再到新时代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中国教育步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是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重要内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宜垦(天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天津市妇联兼职副主席陈中红建议,逐步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