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风闻 钢铁怀玉在关于“茅台总工进院士候选名单”的文章下,有评论说“李爱珍,世界著名科学家,我国研究半导体的功臣,为国家做了很多卓越的贡献,4次落选中科院院士后成美国院士”。这段话暗示了“4次落选中科院院士”与“成为美国院士”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李爱珍自己并不这样认为。
数据显示,我国科学院院士仅有800余人,而申请的条件也是相当地苛刻。除此之外,还获得了几十次科技成果奖,如此光鲜的履历,足以看出李爱珍的优秀,但现实却让人倍感无奈,就是这么优秀的一个科学家,申请院士却四次被拒。
2007年,时年71岁高龄的中国“芯片铁娘子”李爱珍女士成功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网络哗然。她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人物,带领团队成功突破了西方技术封锁,然而,她曾4次申请中科院院士,都被拒绝,理由是“年龄超龄”。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文 | 卿羽飞编辑 | 卿羽飞前言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是我们的先辈没日没夜的拼搏才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007年,我国71岁的女科学家李爱珍,被评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第一个被评选上的中国人。她不仅打破了我国60年代以来半导体研究的落后局面,还带领科研队伍,一举研发出了世界领先的半导体技术,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院士之争:茅台与半导体专家李爱珍中国有许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其中有一位备受尊敬的半导体专家,李爱珍。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却四次被中国院士评选拒绝。与此同时,中国却有茅台院士和烟草院士这样的标签,这引发了人们对这些标签的价值产生重新思考。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科技人才纷纷选择前往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人才选择离开祖国?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种人才流失的局面?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中国科技人才流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