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很快,我装上输液港已经两年多了,从2020年的9月份到现在23年2月27星期一,经过了化疗,放疗,靶向药以及现在的内分泌治疗“豪华套餐”,今天决定去把输液港取了。心里还挺忐忑的,因为被当初局麻取样化验时疼怕了,还记得当时自己疼的出了一身的汗。
肿瘤内科经典的场景就是人手一个输液袋,无论是在打化疗、对症治疗还是营养支持治疗,输液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需要水化的化疗,经常就是2000ml的输液量,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高渗的肠外营养也是1500ml起步,这些液体对外周浅静脉的刺激性是很强的,尤其是输液次数越多,血管弹性越差,静脉炎风险越高,如果使用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极易出现化疗药物外渗,轻则局部红肿、疼痛,严重可以出现组织坏死、溃疡,不仅影响抗肿瘤的进行,更让患者对治疗失去了信心。
“这个输液港非常好,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还是你们水平高,太感谢你们了!”近日,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外二科护士长宋彩云仔细询问了患者的输液港情况,并再次强调了带港期间的注意事项后,在家属的感谢中结束了随访电话。
记者 连宁燕 通讯员 张丽霞日前,市民王女士因罹患乳腺癌,在威海市立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接受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后,结合病理结果,需接受6次辅助化疗和放射治疗。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王女士选择了输液港作为辅助化疗的血管通路。
输液港也称作植入式给药装置,是临床上为便于长期输液采取的一种新型输液方式,是一种可以完全植入体内的静脉输液系统,由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它可以在体内建立长期的血管通道,发挥类似港口的作用,因此被称为“输液港”。
12月11日,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血管通道护理门诊,不少肿瘤患者正静静地坐在输液椅上,不时与病友轻声交谈。一位乳腺癌患者,同时也是舞蹈老师,向记者倾诉了她的经历:“我不再担心导管会脱落或感染,现在的我更加专注于工作和生活。”化疗针管曾给她带来了不便和外观上的困扰,影响她重返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