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福寿螺“大举入侵”我国,并且,还“扎根”在我国的农田、池水中,变身人人喊打的剥皮无赖不走了。而令国人苦恼已久的福寿螺,如今终于被找出破绽,一招一个准[看]。可耻的入侵物种成为脚下玩具在以前的农村地区,人们生活普遍不富裕,娱乐方式匮乏。
近年来,因误食福寿螺而感染寄生虫的事件不在少数。近日,两夫妻徒手铲除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新闻受到大众关注,让不少网友感叹防不胜防。今天,话题#夫妻不戴手套铲除福寿螺感染寄生虫#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网友热议。问题:让人“闻螺色变”的福寿螺是什么来头?如何区分福寿螺和田螺?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随着气温升高,最近在广东多地出现福寿螺泛滥的现象,疾控专家提醒,对于福寿螺,不要轻易触碰。△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近日,记者在惠州江北一处公园看到,湖边的地面上、露出水面的石头和植物茎叶处,都能看到许多桑葚般大小、粉红色不明物体。
2020年7月1日,作家半夏心茧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大理洱海遭到福寿螺入侵的微博,引发了全网关注,福寿螺是全球最严重的百种入侵物种之一,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世外桃源的洱海究竟有多严重,未来又怎么治理,已经成为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
导读:曾在南方大量养殖,如今野生泛滥没人敢吃,体内寄生虫高达6000条?前几天笔者跟大家分享了几种在夏季涨水后的一些“河鲜”,其中有粉丝留言说,夏季的时候田螺最多了,特别是在涨水以后的很多水草里面,经常能捞到田螺。
肉多紧实,长得快,繁殖能力强,不挑环境,这一系列优点放在任何一种食材上,都会成为养殖户发家致富的“致富经”,但是如果说这是福寿螺,那不管优点再多,我国吃货们可是直摇头,在一身的寄生虫和重金属面前,再肥美的肉也得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体能不能承受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