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生命的缔造者;护士,生命的摆渡人。今年5月12日是第113个国际护士节,这一天也是母亲节。南方+江门健康频道联合市内医疗卫生机构,聆听“南丁格尔妈妈”护佑生命和健康的温暖故事,了解她们的工作和生活,向每一位白衣天使母亲致敬。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0日讯 一身洁白的大褂,将爱心播洒,一顶无华的燕帽,把真情传递。“白衣天使”们用对生命的爱,实践着南丁格尔的诺言,用温柔的话语,激励人们战胜病魔的信心。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荣成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护士长、主管护师连凯敏,听听她的故事...
编者按:他们守护的多是一些特殊患者,高龄、失能……但他们不离不弃,用爱心、责任心和百倍的耐心,去帮助患者完成治疗,用360度的护理让患者感受到尊严和温情。他们是患者最信赖最依恋的“亲人”。周玲陪老年患者看报聊天。“反正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我就跟着你一起,我哪里也不去!
今年5月12日,对于济南第四人民医院甲状腺与乳腺外科疝与腹壁外科的护士长薛静来说,不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是护士节,也是母亲节,两个身份之间有太多的牵绊,但更有趣的是,这一天也碰巧赶上了她女儿的生日。薛静今天需要来到医院和护士交接工作,下午带孩子去游乐场,吃大餐,陪伴孩子。
通讯员 程清华 孙鲁腾近日,一组泰安市立医院抢救室内“临时家长”照顾6岁女孩的照片,在医院的微信工作群、朋友圈火了起来,大家纷纷点赞转发。原来,在3月2日晚上10点左右,6岁的女孩晴晴(化名)因为高烧不退、呕吐等症状,被妈妈带着来到泰安市立医院急诊科就诊。
女儿援沪抗疫,对在上海务工的父母谎称,“在南京很安全”;父母感染新冠,在方舱医院隔离,骗在南京的女儿,“在上海一切都好”……近日,一则援沪女儿与她在上海的父母互“骗”的故事,让许多网友为之动容。故事中的女儿,是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一名95后护士。
极目新闻记者 曹洋通讯员 吴萍 伍瑶瑶“感激不尽!你们解了我们思念之苦,做了我们儿女们做不到的事情!”1月15日,武汉市东湖医院中医科护士赵娟收到了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微信,虽然看起来只是患者家属对护士表示感谢的普通话语,但背后的故事很暖心。
3月27日以来,江苏先后调派了1.4万余名医务人员支援上海,其中2000余名医护人员接管了上海浦东临港方舱医院一半以上的片区。江苏省援沪医疗队队员戴梦雅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二科的一名90后护士,如今她已经在临港方舱医院支援了半个多月。
在医院里,有一个科室叫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NICU),这里“住”着的新生儿大多是早产儿、高危儿,因为提前离开妈妈的子宫,他们的器官还没发育好,对外界的空气、温度和食物还不能适应,所以,让他们“小步快跑”,跟上同龄人的步伐,是NICU医护人员的主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