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昊 刘炳文“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一直被当作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典范得以流传。据《后汉书》记载,孔融曾任北海国相,即北海太守,东汉时期的北海为现在的山东潍坊一带。相传,“孔融让梨”典故中的“梨”就是产自山东潍坊昌邑的山阳大梨。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这是《三字经》中的句子。“歪嘴和尚”们认为,孔融让梨的时候只有四岁,按理来说这样的大的孩子思想才刚刚启蒙,做事基本凭的是本能,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选小梨是违背本心的做法。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主人公孔融出身名门,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但最终孔融被曹操以“不忠不孝”的罪名处死,这不禁令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