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央行总裁:将继续监测通胀压力 必要时将调整货币政策以维持物价稳定】财联社12月12日电,瑞士央行总裁表示,将继续监测通胀压力,必要时将调整货币政策以维持物价稳定;如果没有今天的降息,通胀预期会更低;未来通胀路径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中期通胀压力已明显下降。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周頔 北京报道10月2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举办的《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4年第三季度发布会上,CMFA团队发布了以“存量与增量并重:宏观经济治理思路创新”为主题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金融分析》报告(下称“《报告》”)。
今年迄今,在降息预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推动下,美股表现出震荡走高的态势。经济学家、标准普尔原全球副主席保罗·谢尔德对第一财经表示,尽管经历了疫情和通胀冲击,美国经济状况仍然相当稳健。他同时认为,应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通胀,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来控制通胀。
(本文作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日本通胀情况一直以来都不同于美欧。1998-2012年,日本经历了长达15年的通缩。2013年,日本央行决定引入2%的通胀目标,然后于同年推出了所谓的定量和定性货币宽松政策(QQE)以尽早实现这一通胀目标。
1月18日,国新办就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举行发布会。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2023年食品价格低位运行导致中国整体CPI水平较低,2024年食品价格通胀前景如何,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哪些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金贤东:谢谢您的提问。
当地时间7月15日,美国旧金山联储主席Mary Daly表示,通胀正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迈进,人们对将通胀降至2%正越来越有信心。她补充说,她预计政策将在某个时间进行调整。“我不会给出基于时间的指导,也不会告诉你何时降息,以及可能会有多少次降息。
作者:许悦雷(辽宁大学《日本研究》编辑部主任、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日本央行利用外部冲击引发的通货膨胀来实现其长期通胀目标以促进经济增长。在过去数年中,面对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动荡对供应链的挑战,日本央行实施了一项创新的应对通胀策略。
(本文作者李超,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12月CPI同比小幅回落,环比由降转平12月CPI同比增速为0.1%(前值0.2%),环比增速为0%(前值-0.6%),基本符合预期(Wind一致预期为0.1%)。从结构上看,12月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持平,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五涨两降。
美国通胀数据上周超预期反弹,给美国和全球市场带来多方面影响,欧美货币政策之间的分歧也在扩大。欧洲央行近期试图摆脱多年来在政策上对美亦步亦趋的形象。遏制通胀首先是美国一些人左右市场预期的工具,其次才是政策调控的目的。美国通胀数据上周超预期反弹。
来源:中新社中新社约翰内斯堡12月31日电内罗毕消息:肯尼亚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声明称,由于食品和运输成本上涨,12月该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3%,连续第二个月增长。根据肯尼亚国家统计局的声明,按月计算,12月通胀率上升至0.6%;11月为0.3%。
本报特约撰稿 王应贵美东时间12月11日,美国11月份通胀报告出炉,与市场预期一样,通胀率由10月的2.6%升至2.7%,剔除食品和能源产品后的核心通胀率维持在3.3%。消息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任何惊喜,市场仍在寻求变化方向。当日收盘时,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0.
财联社11月27日讯(编辑 卞纯)自今年9月以来,美联储已经连续两次降息,累计降息75基点。按照历史经验,美联储降息周期平均每次持续逾两年。尽管美联储本轮宽松周期才启动不久,但在德意志银行看来,美联储宽松周期更接近于停滞,而非开始。
【美联储政策声明:向2%的通胀目标略有进一步进展】财联社6月13日电,美联储政策声明称,向2%的通胀目标“略有进一步进展”(5月1日声明中则称“缺乏进展”);预计在对通胀可持续走向2%抱有更大信心之前降息是不合适的;经济继续稳步扩张,就业增长保持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位;将继续减少
每经AI快讯,美联储梅斯特表示,今年的通胀略高于预期;希望对通回落有相当足够的信心;需要看到更多数据,以便确定通胀路径;预计通胀将下降,但需要更多数据才能降息;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我们需要关注并收集更多信息;货币政策处于适当位置;如果通胀不朝着2%下降,我们可能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当
新华社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8日公布的去年12月会议纪要显示,该机构官员担忧,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任后,大幅加征关税和驱逐部分移民等施政计划可能打击美国经济、推升失业率。这是2022年6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联储大楼。
减免所得税、提高进口关税、驱逐非法移民以及低利率等组成的特朗普新经济政策体系,在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形成正面激励的同时,也会招致通货膨胀的反噬。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报告,上述政策可能导致美国的通胀率在2026年上升到6%至9.3%之间,而没有这些政策的基线估计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