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竹子有着不一样的情怀,因竹子用途广泛,可用于制造各类农具、竹床、竹桌等,且竹笋也可用来食用。而在文人看来,竹子作为一种四季长春、中通竖直的植物,有着独特的寓意,将其种植在庭院前后,可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高尚品德的见证。
在中华几千年文化长廊中,有很多文化得以保留,有的用科学可以解释得通,也有一些是我们根本无从验证的,譬如开头所讲到的赊刀人,很多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都被他们给说中了,我们年轻人乍一听肯定会有所怀疑,觉得不可信,可是在祖辈那一代,却对赊刀人的预言深信不疑。
但是,十多年后,当地的米价竟然真的跌到了赊刀人说的那个价格,当地人这才惊叹赊刀人的预言之准,不过当年说要回来收账的赊刀人却再也没有回来,或许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当初的赊刀人已经故去了,或许是另谋他业了,没人知道。
赊刀人,一个神秘而又充满神秘的民间组织。但这也只是据说,因为在古籍中人们并没有发现任何对此的记载,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对赊刀人的记载,是在清朝时期,记载中大概是这样描述的,光绪年间在浙江奉化县出现了一个外地人,这个外地人带着很多菜刀前来出售,但奇怪的是,他的这些菜刀只赊不卖,并且每赊出去一把刀,他都会留下一个谶语,只有谶语成功之后他才会前来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