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边远部队因条件有限,就去演一些小节目,像快板书,相声,小品,小话剧,小歌剧,小魔术,还有一些音乐独奏,男生独唱,女声独唱,还有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片断,《白毛女》片断,现代京剧的片断演唱,内容丰富多彩。
在京剧样板戏沉寂多年又重新唱响以后,相当一段时间,《海港》的唱段是传唱最少的。在我看来,原因也许有二,一是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等好几部样板戏都复排了,唤醒了记忆,扩大了影响,很多唱段耳熟能详,广泛传唱。而《海港》一直没有复排,影响自然就小。
与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一样,《海港》也属于“八大样板戏”之一。该片导演为谢铁骊、谢晋,主要人物中,李丽芳扮演方海珍、赵文奎扮演高志杨、朱文虎扮演马洪亮、郭仲钦扮演赵震山、周卓然扮演韩小强等。
《瞧这一家子》导演: 王好为主演: 陈强 / 黄玲 / 陈佩斯《桥》导演: 王滨主演: 王家乙 / 吕班 / 江浩《六号门》导演: 吕班主演: 谢添 / 郭振清 / 李紫平《海港》导演: 谢铁骊 / 谢晋 / 傅超武主演: 李丽芳 / 赵文奎 / 朱文虎《钢铁巨人》导演: 严恭主
在世人颂之京剧铜锤大面“三鼎甲”,即被称做花脸三杰的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之后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相继崛起了统领正净及架子花两门抱的裘盛戎和袁世海二位名家,与闻名遐迩的金派(金少山)传人吴松岩和铜锤三奎(王泉奎、赵文奎、娄振奎),以及袭盛戎的四大弟子方荣翔、夏韵龙、王正屏、钳钧
电影《红灯记》"样板"和"样板戏"之称,最初分别见于1965年3月16日,上海《解放日报》刊登的署名"本报评论员"者赞扬《红灯记》的文章,以及1966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两位上海工人赞扬《智取威虎山》的文章。
“样板戏”一词最早出自1967年5月31日的一篇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其中包括京剧《智取威虎山》、京剧《海港》、京剧《红灯记》、京剧《沙家浜》、京剧《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这八部作品,是常规意义上的“八大样板戏”。